省情博览 | 图说吉林 | 走进长白山 | 情系黑土地 | 汽车风云 | 长影时空 | 吉林风情 | 政府在线 | 企业在线 | 服务指南 | 吉林分社
 

生态省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协调实施行动

建设生态省是一项需要吉林人民长期不懈奋斗的宏伟事业,是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必须加强领导,协调行动,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吉林省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对生态省建设重大事项进行统一部署、综合决策,实行定期研究制度,及时解决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可对应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的目标和任务,结合本地区和本部门实际,因地制宜制定具体规划,并组织实施。继续深化改革,进行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生态省建设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全省各族人民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组织和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投入到建设中来,努力奋斗,齐心协力、坚持不懈,实现生态省建设的宏伟目标。

(二)强化法制建设,依法实施规划

加强法制建设是生态省建设的重要保障。广泛深入地学习宣传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加快制定和完善生态省建设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逐步形成以国家法律法规为依据、与地方性法规 和规章相配套的生态省建设法律法规体系。生态省建设的总体规划要提请省人大审议,使其具有法律效力,以便一任接着一任、一代接着一代干下去。加强依法行政,充分发挥各级人大、政协
的法律和民主监督作用,以及执法部门对生态省建设的执法监督作用,加大新闻媒体及社会各界的舆论监督力度。

(三)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生态省建设能力

突出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依靠科技进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不断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建立为生态省建设服务的科技支撑体系。重视发挥人才作用,完善与市场经济体
制相适应的用人机制,鼓励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积极培养生态省建设所需各级各类人才。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吸引省内外、国内外专门人才,加快培养与引进发展绿色产业急需的科技创新人才
和高层次管理人才。组织省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围绕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清洁生产和绿色产业等领域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科技攻关,研究开发新产业、新品种、新工艺和先进适用技术。对研究开发出的科技成果,保护其知识产权并依法实行有偿转让。对其中技术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并可供形成产业化的项目和技术,按高新技术产业有关优惠政策予以扶持。大力推广资源综合利用、生物防治病虫害、节水灌溉等先进适用技术。利用推广应用信息技术,准确掌握市场信息和科学信息,用信息技术管理生态省建设的全过程。 (四)多元化筹集资金,完善投入保障机制

尽快制定有利于筹集建设生态省资金的各项政策。鼓励不同经济成份和各类投资主体,以独资、合资、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BOT等不同形式参与生态省建设。按政策出让“四荒”和生态环境亟待整治的国有山、林、草地等经营使用权,其经营使用权保持50年不变。治理开发成果,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允许取得合理回报和依法继承、转让,切实保障投资建设者的合法权益。国家征用时,应对治理开发投入和收益给予等额补偿。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制度,严禁破坏国土’资源的一切行为,对买而不治、不建或破坏资源乱开滥伐者,收回经营使用权并依合同约定追究责任。省、市(州)、县各级财政优先安排各项生态省建设所需资金,长期投入并逐年增加,加大对林、草、土地、水资源建设及环境保护与监测等项目的投资力度。农业、扶贫、水利基本建设等各类资金都须向生态省建设倾斜,合理安排使用。全省根据财力情况,每年安排适当资金作为生态省建设导向资金,优先用于发展绿色名牌产品和生态环境建设。

(五)拓宽对外开放领域,扩大国际合作与交流

进一步增强对外开放意识,充分利用我国经济与国际全面接轨的有利时机,围绕生态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环境污染防治、清洁生产技术与工艺、资源综合利用、清洁能源及城市基础
设施建设等,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全方位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宽利用外资渠道,在世行、亚行、全球环境基 金、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国际组织以及各国政府贷款、赠款等方
面,多渠道利用外资,积极争取国外各类投资。依法完善与之相配套的资金、信贷、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为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良好的软环境,促进生态省建设进程。

(六)落实责任制,加强重大工程建设和管理

建立生态省建设目标责任制,明确重大工程建设和管理的领导分工,将责任制落到实处,列入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进行奖惩。建立吉林省生态省建设奖励机制,对贡献突出的单位和
个人,给予表彰或奖励。对失职、渎职的,严肃追究责任。各地各部门把生态省建设列入议事日程,纳入本地区、本部门年度计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认真组织,精心实施。建立生态省建设审
计制度,确保重大工程的投资效益。

(七)探索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逐步实现资源有偿使用

认真研究和探索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打破资源无价和环境无价的传统观念,逐步实行有利于促进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协调统一的资源与环境有偿
使用机制。探索建立包合环境、资源、社会投入等成本在内的新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科学地剔除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水分。这种新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可在几年内分别作为现行国民
经济核算体系的参考和辅助体系,在实践中总结和积累经验,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逐步实现向新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转换。

(八)完善认证制度,制定绿色标准体系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和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有发展趋势。因此,必须建立健全有机食品和绿色产品质量监督体系,赋予强有力的职能,制定严格的
管理措施,负责产品的检测和指导工作。加快建立有关绿色认证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按照通行的国际国内绿色认证要求,结合全球绿色科技的发展趋势,制定既符合我省实际、又与国际接轨的
绿色产品等认证标准体系。

(九)建立预譬制度,完善生态监测系统

整体改善吉林省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必须对全省范围内的森林资源、草原资源、生物多样性、水土流失、草原’“三化”、土壤有机质合量、农业面源污染和工业及生活污染、土地荒漠化及.水资源年际变化、气候变化、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等,及时做出监测和预警。尽快建立生态环境预警制度,形成生态环境监测和气象预警、灾害预警体系,为生态省建设提供全面翔实的科学依据。 (十)发挥专家作用,建立科学决策机制

充分发挥各方面专家作用,组建生态省建设专家咨询小组,开展多种形式的咨询服务活动,为各级政府制定的重大经济技术、社会发展政策、规划,重大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工程项
目等进行咨询服务,为政府实施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十一)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认真贯彻宣传教育为主、避孕节育为主、经常工作为主的方针,坚持现行计划生育政策不变,既定的人口控制目标不变,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不变的原则,切
实增强人口控制能力,在提高计划生育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人民勤劳致富相结合上下功夫。实行社会各方面齐抓共管,对人口问题进行综合治理,从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入
手,积极运用经济手段,强化利益导向作用,加快推进优生优育、少生快富的文明进程。通过各种途径和措施,不断提高全省人民的综合素质和科技文化水平,把人口压力转化为推进和实现全省跨越式发展的动力,使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相协调。


(十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全民生态文化素质

围绕生态省建设,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着力培养人们热爱和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在各级学校开展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教育。在全省广泛开展生态省建设的社会公众教育,在各公共场所增设有关宣传生态省建设的设施。组织宣传教育活动,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绿色产业、绿色消费、生态城市、生态人居环境等有关生态省建设的科普知识。加强新闻媒体舆论监督,揭露破坏生态环境的一切违法行为,宣传生态省建设的先进典型。




| 分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服务业务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社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新华通讯社吉林分社
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制作单位:新华社吉林分社网络编辑部
值班电话:0431—8946087 8946077
CopyRight © XINHUA NEWS AGEN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