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情博览 | 图说吉林 | 走进长白山 | 情系黑土地 | 汽车风云 | 长影时空 | 吉林风情 | 政府在线 | 企业在线 | 服务指南 | 吉林分社
 

重点产业建设

按照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要求,全省生态产业的发展重点是:改组改造传统产业,优化提高支柱产业,高起点发展新兴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全省产业结构实现优化升级,逐步过渡成为优势产业与生态产业相结合的生态经济结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形成具有吉林省特色的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格局。根据吉林省实际情况,重点发展11个产业。

(一)可持续效益农业

1.发展方向

全面开发利用吉林省农业资源,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壮大农村二、三产业,迅速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充分发挥吉林省农业产业优势,依托科技进步,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农业,突出发展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绿色名优特农畜产品,实现品种优质化、生产集约化、产品安全化和管理科学化,全面提高农业生态经济效益;保护土地资源,减少面源污染,实现农业生态环
境的良性循环。同时,把3S技术(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引入农业领域,逐步向精准农业过渡。

2.发展重点

——精准农业。加快建立旱作节水技术、设施农业技术、暖棚技术为主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实施培肥工程,加强农业资源与环境的保护。重点加快品种改良和引进步伐,推广先进适用新
品种,发展出口型产品,开创具有吉林特色的绿色名牌产品。重点开发吉字号粮食(吉林玉米、吉林大米、吉林大豆)及其他优质小品种品牌。塑造特种粮豆、蔬菜、水果(浆果)、中药材(参、山野菜、食用菌等五大吉林绿色农副产品品牌。
——精品畜牧业。调整养殖业结构和饲养方式,采用国际禽肉贸易技术法则、兽医管理模式和饲养标准,实行人畜分离、舍饲为主,发展出口创汇型畜牧业。全面开展动物产地防疫、检
疫,依法加强畜禽产品全过程的防疫、检疫监督。重点创出肉牛、肉猪、肉鸡、肉鹅、肉羊五大吉林绿色品牌。
——精深加工业。加速推进具有吉林特色的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加工技术水平与能力,以玉米加工转化为重点,加快发,展变性淀粉、燃料酒精等高附加值产品。

3.基地建设

——以长春、四平、松原、白城、吉林、辽源为重点,建设1000万亩特种玉米生产基地。
——以长春、四平、松原、辽源为重点,建设1000万亩优质大豆生产基地。
——以吉林、长春、延边、通化、松原、辽源、白城为重点,建设500万亩优质水稻生产基地。
——以长春、四平、松原、白城为重点,建设优质饲料粮生产基地。
——在全省建立健全符合国际标准的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动物疫病防治网络,建设无规定动物疫病区体系及生态牧业生产加工基地。
——以长春、吉林、延吉、四平、辽源、通化、白山、白城、松原为重点,建设环城蔬菜、花卉生产基地。
——在吉林、长春建设玉米燃料酒精生产基地。
——在长春、四平、松原、吉林建设精准农业示范区和生态农业园区。

(二)生态林草产业

l.发展方向

发展生态林地经济和生态草业经济。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和发展重点,由林木经济向林地经济转变,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增长;加强草原“三化”治理,大规模退耕还草,实行草田
轮作,开展人工种草,实现由放牧草场向生态草业经济的转变。把发展林地经济和草业经济结合起来,使其成为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产业。

2.发展重点

——保护长白山天然林资源,加快森林资源恢复,开展林冠下造林、封山育林、中幼龄林抚育、更新造林,培育水源涵养林。
——发展林地经济,在商品林经营区加快培育速生丰产林、工业原料林等经济林,依靠科技进步培育和开发林下动植物资源,发展林地特产业。
——调整林相结构,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
——先期重点抓好西部湿地的保护与建设。
——保护风沙干旱区现有林草植被,抓好“三北”防护林建设,加强基本草原的保护和建设,综合治理“三化”,恢复植被。
——发展草业经济,保护与改良天然草地,发展人工草地,合理开发林问、林下草地资源,发展优质饲草产业。
——在中西部重点生态退化区,种植生态草,建立完善的林草植被复合防护体系。

3.基地建设

——实施长白山天然林保护工程,加快经济林建设,建立生态林业生产基地。
——实施生态沟系开发工程,利用林下资源,建设中草药 (高山红景天等)、滋补类产品(人参、鹿产品等)、林蛙等名特优产品生产基地。
——实施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建设工程,创建生态环境教育和生态旅游基地。
——实施基本草原保护、退耕还草和羊草种植工程,建设优质人工草场和优质草产品生产基地。

(三)生态资源水利

1.发展方向

贯彻“节水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的方针,切实加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优化配置,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合理开发传统水资源,综
合利用非传统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开源节流并重、兴利除害结合,防洪抗旱并举,实现工程水利向生态资源水利转变。

2.发展重点

——科学合理开发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永续利用。
——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扩容、拦蓄和调、引水工程建设有机结合,科学合理利用降水与过境水资源。
——大力发展节水农业、节水工业和节水服务业,建立节水型社区,特别是应用农业旱作技术,发展旱作农业。在缺水地区,坚决限制高耗水产业发展,改进节水措施,提高水的重复利
用率。 ——在推进城市化和小城镇建设中,统筹规划,把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放在首位。
——积极发展水利产业,推进水利建设的社会化和市场化进程,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推进依法治水。
——以工程、农艺、化控、生物措施为基础,重点发展旱作集雨设施农业、覆盖农业、保护性耕作和抗旱节水技术。
——围绕洪涝干旱和污染问题,充分、科学、有效地开发利用嫩江、二松和西部湖泡水资源,合理利用地表水,科学开发地下水。

3.工程建设

——抓好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积极筹划和建设西部地区重大水利枢纽工程和蓄洪区工程。
——抓好松花江和辽河流域的治理,加快大型水库除险加固和城市防洪工程建设。
——进一步加快缺水城市后备水源工程和供水工程建设。

(四)有机和绿色食品产业

1.发展方向

利用我省特有的生态资源优势,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出口创汇型绿色食品,扩大绿色食品生产规模,建立以生态环境为基础的绿色食品物质、技术支撑体系,大力倡导绿色消费,扩大绿色
食品有效需求,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标准完善、管理规范的有机和绿色食品产业体系。

2.发展重点

——依托长白山不可替代的野生资源,开发和生产有机食品,创立长白山有机食品品牌。
——利用中部黑土带优势,生产绿色优质粮食,塑造吉林粮豆品牌。
——利用西部草原生态优势开发杂粮杂豆、葵花籽等有机食品。
——以玉米和大豆转化为主,发展优质粮豆深加工产品。开发淀粉下游产品,发展营养型白酒、食用酒精、功能性食品、新兴大豆食品和油脂产品。
——依托畜牧业资源,发展畜禽深加工产品。发展绿色饲料工业,扩大肉、禽、蛋;奶等绿色食品产出规模,重点发展分割肉、冷却肉、肉肠等精、深加工终端绿色产品。

3.基地建设

——在长白山地区和西部草原区,建设山野菜、食用菌、水果、天然矿泉水及饮料、杂粮杂豆等有机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在长春、吉林、松原等地区,建设玉米淀粉下游产品和玉米食品生产基地。
——在长春、吉林、延边、四平、松原等地区,建设豆制品和豆奶制品生产基地。
——在长春、四平等地区,建设肉、禽深加工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在白城、松原等地区,建设出口创汇型绿色肉、禽、水产品深加工食品生产基地。
——在长春、吉林、白城等城市周边地区,建设绿色乳制品生产基地。

(五)绿色车辆工业

1.发展方向

依托全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一汽集团,主动参与全球化分工,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迅速扩大产业规模,全面增强绿色车辆工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带动省内相关高新技术产业共同
发展。

2.发展重点

——积极开发三大绿色汽车产品。以一汽集团为龙头,开发生产燃气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建立燃气汽车配套体系,创出全国名牌产品。
——开发绿色车辆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三元催化转换技术、燃料电池技术、混合动力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高新技术,为发展绿色车辆提供技术和配套产品,提高国内外市场占有率。
——强化企业技术改造,推行国家强制性检验达标措施,积极倡导绿色车辆生产,推广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

3.基地建设在长春建设具有国际意义的绿色汽车、客车研发及生产基地。 (六)绿色化工产业

1.发展方向

以吉化集团、吉林油田为依托,在采用先进工艺、推行清洁生产、稳定提高基础化工的同时,调整产品结构,向生物化工、医药化工、合成材料、有机及绿色精细化工、绿色化工溶剂、新
型材料、汽车化工、绿色农用化工方向发展,提高产品的科技合量和附加值,形成系列化深度开发和集约经营,提高经济效益,减少废物排放,减轻对城市空气和主要水域的污染负荷,实现环
境与经济的双赢。
2.发展重点

——发挥生物质资源优势,发展绿色化工产业。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生产淀粉、酒精、糖类、绿色溶剂等绿色化工原材料和产品,替代以矿产资源为原料的有机化学品。
——发展精细化工和农用化工绿色产品。开发新型、专用、高档、特色精细化工产品,尤其是无污染绿色精细化工和医药化工产品;扶持高浓度专用复合肥生产,发展高效、低残留、低毒、安全除草、杀虫、杀菌农药和降解塑料等绿色农用化工产品,创立绿色化工品牌。
——优化原料加工工艺,合理利用石油天然气资源。对催化裂化装置进行重质化技术改造,采用无毒、无污染催化剂,开发直接利用裂化干气制取化工产品。注重节能降耗和环境友好工艺
技术的应用,生产清洁汽油、燃料酒精和低硫低芳烃柴油、车用液化气和压缩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合理利用天然气资源,建设高效益的天然气化工装置,发展天然气化工产品。

3.基地建设
建设以吉化集团、吉林油田为主导的绿色化工产业基地。

(七)健康产业

1.发展方向
依托东部长白山区特有的野生中药材、滋补类动植物资源和生物制药技术优势,创建北药基地,以开发名牌健康产品为先导,形成规模化系列名牌产品,抢占国际国内市场,带动健康产业发展,整合和扩大企业集团,形成吉林省优势产业。 2.发展重点

——利用省内科研优势,开发基因工程新药、重组疫苗、分子诊断试剂、新型化学合成药、生化制剂为主的生物技术制药产业。
——利用长白山优质资源,加快发展现代中药产业。研制新产品,开发科,技合量高的国家一、二类中药新药和三类复方制剂产品。
——利用长白山特有的生物资源,开发滋补类健康产品,加快发展健康产业。
——利用天然优质资源,发展保健食品产业。

3.基地建设
在长春、通化、白山、延边、吉林等地,建立国家北方现代 中成药原料基地和生产基地;建设中药材人工种植和养殖基地,以及滋补类健康产品深加工基地;建立新型药物和疫苗生产基
地。

(八)环保产业

1.发展方向
开发推广低消耗、轻污染、高效益的清洁生产工艺,研制和生产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环保产业名牌、拳头产品,形成产品结构合理、适销对路、技术合量高的环保产业体系。
2.发展重点
——利用高新技术,发展环保产业。围绕主要环境问题,开展科技攻关和技术创新,重点研究开发节能降耗、清洁生产、污染治理等环保产品。创办科研、开发、经营、服务一体化的示范
企业,建立环保最佳适用技术推广应用体系。
——培育骨干企业,壮大环保产业。实施名牌战略,以名牌产品为依托,扩大生产能力,形成规模经营。
——根据环境污染治理的需要,重点开发和推广城镇生活垃圾、农村畜禽粪便、秸秆等无害化和资源化技术与设备;工业企业污染集中治理、废物综合利用和水资源重复利用技术与设备;
开发环境监测仪器设备。
3.基地建设
建立环保关键技术和产品开发生产试验基地;集中力量扶持龙头企业,全省发展一批产值亿元以上的环保产业骨干企业和集团;培育和建设环保产业基地,在环保产品相对集中的区域,形
成集团化和集约化经营。

(九)生态旅游产业

1.发展方向
发展以回归自然、认识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宣传科学、游乐健身、陶冶情操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旅游产业,加强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增强接待能力,优化
服务质量,提高旅游产业的整体水平,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形成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
2.发展重点
——以长白山、延边少数民族风情以及集安高句丽遗迹等旅游资源为依托,积极发展森林旅游、冰雪旅游、度假旅游、朝鲜族民俗旅游、集安高句丽史迹旅游。
——以长、吉两市为依托,重点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冰雪旅游、满族民俗旅游、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及伪满遗迹游。
——以保护和开发向海、莫莫格、查干湖的旅游资源为重点,开展观乌、湿地、草原风光及蒙古族民俗旅游。
3.基地建设
——围绕长白山生态旅游示范区、长春净月潭—伪皇宫—伪满八大部风景名胜区、吉林松花湖风景名胜区和向海、莫莫格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开发,创建具有吉林特色、在国际上有一定影
响的生态旅游示范区。 ——加强净月潭旅游度假区、卡伦湖旅游度假区、松花湖旅游度假区、长白山和平旅游度假区、长白山松江旅游度假区、向海旅游度假区等省级度假区的建设。
——依托吉林省特有的文物古迹资源,搞好长春伪皇宫、伪满八大部、集安高句丽遗址、四平叶赫那拉古城、敦化六顶山古墓群等文物古迹的保护和开发,增强其旅游服务功能。

(十)高新技术产业

1.发展方向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我省科技优势,以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依托,围绕生态省建设需要,在电子、信息通讯、生物工程、新材料、先进制造技术等领域,集中研究发
展一批科技含量高、示范带动作用强、产业关联度大、生态经济效益显著的高新技术,推进其产业化。以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构筑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产业结构,为生态省
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和产业支撑。
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应用为中心,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数字吉林”为信息平台,以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为先导,以软件开发为突破口,优先发展信息产
业,使其成为我省先导型优势产业,加速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同时,建立与环境监测和灾害预防要求相适应的现代信息服务系统。
2.发展重点
——构建“数字吉林”,发展电信通讯产业和广播电视产业,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计算机网三网融合,加快省内光纤传输网络建设。完成所有县以上城市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加快县乡光缆联网。建设公路运输信息网络系统、现代化物流系统和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中心。
——大力培育液晶产业群。积极开发液晶上、下游产品,特别是液晶应用系列产品。
——开发建设光电子产业群。努力使能量光电子、发光材料、激光器件、光显示器件、激光后端整机产品的研制开发与生产形成规模。
——在发挥已有元器件产品优势的基础上,加快新型电子器件、敏感器件等新型元器件发展,促进产品换代升级。
——大力推进和引导数字技术在现有模拟视听产品上的应用,发展彩色数字高清晰度电视机、数码相机整机产品等。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产品,使视听网络产品向数字化、
智能化方向发展。
——发展汽车电子产品,重点发展汽车仪表液晶显示系统,汽车安全防护系统,汽车防抱死装置,汽车卫星导航系统。
——大力推进生物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及其产业化。应用生物技术培育新品种、新品系和新种质;推广生物肥料和生物农药。医药生物技术产业,主要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工程新
药、重组疫苗、分子诊断试剂等生物医学产品。
——大力发展纳米材料、合成材料、稀土材料、辐射交联材料等新材料、相关技术及产业。
——在先进制造业领域,重点发展光电一体化、自动化系统集成等技术及其产业。
——发展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

3.基地建设
——搞好液晶工程建设,建成我国北方液晶生产基地,努力促进液晶工程的上、下游产品项目建设。
——建设长春光电子产业园和半导体功率器件生产基地。
——大力发展软件产业,逐步完善长春和吉林软件产业园区,扶持和培育产、学、研相结合的龙头企业。
——以长白山天然药用动植物种养殖、扩繁、提取、深加工为一体,建设并形成生态型现代中药产业化示范基地。
——建设北方仪器仪表、先进模具设计制造等基地。

(十一)清洁能源产业

1.发展方向
充分发挥吉林省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的优势,调整能源结构,在运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高传统能源产业的同时,坚持资源综合利用,积极开发天然气资源,大力发展风力发电、水
力发电,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生物质能等资源,发展清洁燃料等替代能源。并努力创造条件发展核电,逐步增加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使清洁能源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优势基础产
业之一。
2.发展重点
——利用西部风能丰富和日照时间长的优势,发展太阳能和风力发电。
——利用松花江流域及长白山区丰富的水资源,发展水力发电。
——发挥全省各地农林业副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现代化生物质能源。
——用高新技术开发天然气、清洁燃料、垃圾发电、地热、低温核供热等清洁能源。
——研究探讨适时建设核电站。
3.基地建设
——在白城、松原建立风能、太阳能综合利用基地。
——在延边、长春、吉林、白城等地建立现代化生物质能源基地和替代能源基地。
——在白山、通化、延边、长春等地建设地热开发利用基地。
——在公主岭建设热电洁净煤综合利用基地。

 




| 分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服务业务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社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新华通讯社吉林分社
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制作单位:新华社吉林分社网络编辑部
值班电话:0431—8946087 8946077
CopyRight © XINHUA NEWS AGEN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