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情博览 | 图说吉林 | 走进长白山 | 情系黑土地 | 汽车风云 | 长影时空 | 吉林风情 | 政府在线 | 企业在线 | 服务指南 | 吉林分社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长白山
 
 
 
我所熟悉的周长庆
傅 铁 铸

  自到吉林省委机关工作以后,我经常光顾新华网。而每次进入新华网,我都要浏览一下新华网吉林频道,原因是我的朋友周长庆在新华社吉林分社工作。因此,可以说,我对新华网吉林频道情有独钟。起初,我只是在新华网的报道中经常见到长庆的文章。而最近,我竟然看到网页上出现了“周长庆专栏”,其中,大多数是他采写的关于长白山的系列报道。有一次进入这个专栏,发现新增加了一些内容,其中,有一篇名为《怀念母亲》的文章,读了令我感动好久,几至落泪。然后,又读了他的《浓墨重彩写长白——我的长白山情结》一文,比较全面地了解了素有“长白山专家”之称的周长庆多年来关注长白山,报道长白山,抒写长白山所取得的成就。特别是他在文中写到的自撰、自勉的对联“秉笔直书社会道义担肩上,以身作则百姓疾苦挂心头”和人生准则“ 兢兢业业工作,老老实实生活”,使我真切地体会到了一个新华社记者的内心世界。
  周长庆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的高材生,与我同龄。我与他已相识15年。记得那是1989年寒冷的冬天,我在吉林省西部的通榆县广播电视台当记者。一天,县政府一位领导通知我说,有新华社的记者要见我。我急忙赶到县宾馆,见到了刚到新华社工作不久,负责农村报道的周长庆。当时是他新华社吉林分社的采编主任郭玉德一起到白城地区采访调研,因我曾向吉林分社投过稿,其中有一篇被周长庆编发,所以,他要见见我这个未曾谋面的“朋友”。第一次见到新华社记者,特别是见到与我同龄的“高层”记者周长庆,作为一个基层通讯员的我内心有种说不出的感觉,是神秘,是崇拜。没想到,长庆与郭玉德两位却都非常谦和。当我称他们为高级记者时,他们都随和地一笑,说不必客气。从此,我与长庆有了十几年的交往。而每每在《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一些国内重要新闻媒体上见到或听到周长庆的报道时,我都有一种非常亲切的感觉。同时,为他所取得的成就而高兴。
  联结我与周长庆之间的纽带是写稿。那些年,我对新闻报道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尤其是随着发表稿件的增多,我越来越追求发表文章的层次。先是在《白城日报》和《吉林农民报》等报刊发表稿件,而后又上了《吉林日报》和吉林电视台、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其中,1989年我采写通讯《老赵,你呀》在《吉林日报》好新闻评比中获一等奖。在此之后,我就想怎么能把文章登上国家级报刊的大雅之堂。而新华社是世界著名的通讯社,是我神往的地方。但是,我深知,要想把稿件发表较高层次的媒体上,必须找准新闻点,提高稿件的新闻价值。就我所在的吉林省通榆县来说,能够引起新华社编辑关注和青睐报道源并不多。这时,我发现,位于我县境内的国家级向海自然保护区及其保护工作也许能够有点新闻价值。于是,我试着向周长庆寄去了一篇关于向海加强自然资源保护的稿件。没想到,过了不长时间,长庆竟然发来了新华社通稿的样本,我写的关于向海的稿件经过他编辑修改后以《吉林向海环境大大改善》为题发表了。能在新华社上发通稿,这对于我这个身处偏远县城的通讯员来说,简直都是想都不敢想的,其影响和喜悦程度可想而知。当时,长庆写信告诉我让我多写一些关于向海的报道,还指点我应从哪些方面入手。从此以后,我抓住向海不放,接连写出了多篇有关向海的新闻报道和文章,都是在长庆的修改编辑下在新华社播发通稿,有的还被《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采用。其中,一篇名为《仙鹤情长》的通讯稿被《中国林业报》头版头题发表,长达3000字。在发表稿件的点点滴滴间,都凝结着长庆的心血。他多次写信,还寄给我《中国记者》等新闻刊物,对我的报道工作给予鼓励和指导。在长庆的指导和帮助下,我又写出了从朝鲜归国的华侨教练郭金辉苦心培育世界冠军的新闻通讯,经新华社发表通稿后,先后被《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体育报》、《北京晚报》等采用,稿件长近2000字。《人民日报》发表这篇稿件的当天报纸上,第一版发表的是朝鲜首相金日成访华的消息,还配发了他的照片。我写的关于“吉林又发现日本侵华史证”的报道,经新华社发表通稿后,先后被《人民日报海外版》、美国的《世界日报》和西班牙、菲律宾的一些报刊采用,这一报道也被吉林省档案馆收藏。对通榆县来说,能把本县的新闻事件报道到如此高的层次,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为此,县里有关部门把我有关新闻报道的情况载入了《通榆县志》。而我深知,如果没有长庆的帮助和支持,我不可能发表这些文章。期间,我也多次到长春拜访周长庆,而每次我当着他面向他表示感谢时,他总是淡淡一笑,一付谦谦君子的风度。
  1998年夏秋之交,嫩江发生大洪水。位于吉林省通榆县境内、属于嫩江支流的霍林河也发生了百年不遇的洪灾。洪灾引起了上下的关注,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熔基曾到通榆视察灾情。当时,我在通榆县政府办公室当副主任,兼任县防汛指挥部的综合组组长。8月的一天,长庆给我打电话,说要到通榆灾区进行紧急采访。接到电话以后,我当即向县里有关领导进行了报告。大约中午的时候,长庆的采访车到达通榆县。中午在县宾馆匆匆就餐、并与县领导简单接头、了解一些情况后,他没顾上休息,就与随行的摄像记者一起风尘仆仆地往灾区赶。下午一点左右,我陪他们一起到达了新华镇的一个重灾区。这里的村民撤离原住址,搬迁到一个临时居住地。帐篷下,炊烟缭绕。长庆下车就投入了采访,他躬身钻进低矮的帐篷,与满脸恐慌的灾民仔细交谈,采访灾民安置等有关情况。蚊虫叮咬,家犬狂吠,周长庆全然不顾。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下午四点钟,采访结束了。他直起身抹了一把汗,说要走。我一看已经是这个时间了,从这里回长春需要5个多小时的路程。于是,我劝他在县里住上一宿,第二天再返长春。但是,周长庆说,救灾分秒必争,社里等着发稿,必须尽快返回长春。无论我怎么劝说都不行,无奈之下,只好看着长庆蹬上吉普车匆匆而去。600多华里的路程,长庆返回长春时肯定已是万家灯火。我回到县里,县领导正在等新华社记者就餐,问我周长庆的下落。当听说他已赶回长春时,都深深地被他的敬业态度所感动。这是我在通榆县与周长庆的第二次见面,没想到除了采访什么话也没唠上,但他那忘我的工作精神和良好的职业操守,却令我久久不能忘怀。
  转年秋天,周长庆给我打电话,说香港《文汇报》要往吉林省通榆县灾区捐一笔款,建一所希望学校。原来,内地受灾后,《文汇报》动员募捐了一笔善款,准备支援内地灾区。恰好,香港《文汇报》驻吉林工作站站长廖一与周长庆很熟,也非常信任他,就问长庆这笔款往哪里捐赠比较合适。周长庆说:“我去过通榆县灾区,那里灾情很重。再说我的朋友傅铁铸在那里工作,就捐到通榆县吧。”廖一站长相信了周长庆的话,决定把10万元港币善款捐赠给通榆县政府。于是,香港《文汇报》驻吉林工作站通过省委外宣部门,把这笔饱尝着香港同胞爱心的善款捐赠给了通榆县政府,并在向海建设了一所希望中学。学校落成这天,具有菩萨一般容貌和心肠的廖一女士亲自从长春驱车来到向海,参加落成典礼。由于工作繁忙,长庆没有亲自到通榆。廖一在讲话中,特意提到了周长庆的名字,称他善心可敬。我们还与身在长春的周长庆通了电话。在鞭炮声中,向海文汇希望中学开学了。香港《文汇报》、廖一记者和新华社、周长庆记者的名字永远镌刻在了鹤乡的大地上。
  2001年10月,我从通榆县调到省委某机关工作。为此,我曾几次专门到新华社看望周长庆。而每次到长庆那里,看到的总是他匆匆忙碌的身影。眼前的周长庆已经更是一个忙在新闻,乐在新闻的职业特征非常明显的资深记者。只是那略驼的身躯、脸上的眼镜和眼角的皱纹告诉我,周长庆已经在新闻战线上熬费了经年岁月。每每回想起我我从偏远县里的一个小记者变成了省委某机关副处长的过程,我不由得想起周长庆在我人生成长道路上所给予的关怀和支持。宿夜相思,难以忘怀。

                           2004年11月11日

           (作者现为吉林省委政法委办公室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吉林分会会员)

 


| 分社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服务业务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社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新华通讯社吉林分社
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制作单位:新华社吉林分社网络编辑部
值班电话:0431—8946087 8946077
CopyRight © XINHUA NEWS AGEN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