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速发展我省食品工业座谈会纪要的通知
(吉政发 1992 29号 1992.06.09颁布 1992.06.09实施)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白城地区行署,前扶管理区行委,省政府各委办厅局、各直属机构: 现将《加速发展我省食品工业座谈会纪要》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加速发展我省食品工业座谈会纪要 四月九日,省委书记何竹康主持召开了加速发展食品工业座谈会。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同志出席。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委研究室、省计经委、省科委、省经贸委、省财政厅、省轻工厅、省商业厅、省税务局、省食品工业局等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充分研究讨论了关于加速发展我省食品工业问题。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讲了话。现纪要如下:

  一、抓住时机,加快发展 改革开放十多年来,我省的食品工业发展较快。目前,已形成粮油加工、甜菜制糖、玉米淀粉、饮料酒、肉类加工、烟草加工、豆制品和糕点等二十几个门类较全的加工体系。一九九一年,全省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实现产值70.8亿元,占全省工业产值的12.8%,实现税利9.6亿元,占全省工业实现税利的20.1%,成为仅次于机械、石油化工的第三大产业。但同一些省份相比,我们的速度不快,效益不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我省有丰富的资源优势,有相当的工业基础,有一批骨干产品,有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发展食品工业大有潜力,大有可为。当前,加快改革开放的形势,又为食品工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我们完全有条件,也有可能发展得更快一点。要认清形势,抓住有利时机,乘势而上,力争在“八五”期间,使食品工业再上一个新台阶。 加快食品工业的发展,要有新的思路:

   (一)培育具有我省地方特色的拳头产品。把丰富的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必须培育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名、优、特、新产品。我省一些老的传统产品档次低,缺乏竞争力。要开发新的市场,就必须开发新的拳头产品,根据资源优势,培育一批名、优特、新产品。要抓紧上水平,上规模。水平不高,产品就不会有市场;规模太小,就没有竞争力,也不会有高速度。为加快发展食品工业,要选择一批具有我省地方特色的好产品、好项目,增加投入,扩大规模,提高水平,形成拳头,使其成为真正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优势。   

  (二)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发展食品工业,必须在开拓市场上下功夫,由于受传统产品经济的影响,产品只限于狭隘的本地市场,缺乏占领省外和国外市场的勇气和胆略。为了进一步开拓食品市场,必须确立大市场观念,立足省内,拓宽省外,开发占领国际市场。目前,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及朝鲜等周力几个国家食品短缺,为我省食品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将发展食品工业作为一项战略措施,要充分发挥粮食、肉禽、饮料酒等食品加工的优势,尽快开发和占领这几个国家的市场。同时,也要利用我省在食品文化等方面的联系,争取打入日本、南朝鲜的食品市场。要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外向型企业,并对出口产品实行奖励和优惠政策。利用一切促销形式,促进产品打出去。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办厂。

  (三)促进科研与生产结合,加大科技投入。我省的粮食转化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是低附加值的原料型结构。要实现粮食初加工向深加工、精细加工的转变,关键在于加快科技进步,搞好科技与生产的结合,开发出技术含量高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开拓更广泛的领域。搞好科技与生产的结合,重点要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要鼓励科研人员合理流动,实现科研成果商品化;支持科研单位与企业实行联合和开展经济技术协作;要围绕食品工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组织省内科研力量重点攻关。要抓紧食品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开发,并与技术引进结合起来,提高食品工业的技术装备水平。

  (四)实行贸、工、农综合开发。我省食品工业原料主要在农村,农村经济发展起来,就会促进食品工业的发展。而食品工业的发展,又会带动农村经济。因此,要把食品工业作为县乡经济的脱贫致富工程,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要进一步密切食品工业和农、贸的关联度,根据市场需要,兴办食品工业,再围绕食品工业的需要,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实行贸、工、农综合开发。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建立一此原料基地和综合加工基地,逐步走以种、养业基地为基础的种、养、加、销一条龙的路子。

   二、明确目标,抓住重点 要使食品工业成为我省的重要优势产业,“八五”期间必须使其有一个较快的发展。我省食品工业的主要发展目标是:一九九五年全省乡以上食品工业总产值计划实现110亿元,比一九九○年增长65.6%,年递增10%;实现利税16亿元,比一九九○年增长77%,年递增12%;出口创汇达3亿美元以上,比一九九○年增长87.5%。为实现这一目标,根据我省的资源特点和现有基础,发展食品工业应把重点放在粮食转化和长白资源的开发利用上,近期要重点抓好黄龙、新源两大淀粉厂的二期改造工程,以其为龙头,带动全省80%以上淀粉企业及以淀粉为原料的加工企业,实现玉米淀粉的深度转化。同时,围绕我省计划建立的年出栏60万头猪、50万只羊、20万头牛、200万只鹅和新增2,000万只鸡的六大畜离基地,搞好肉禽,搞好肉禽加工和副产品的综合利用。还要抓好以人参、鹿茸、山野菜、矿泉水为原料的长白山资源的产品开发和利用。深度开发七大系列产品,形成具有我省地方特色的产品系列格局。 --开发玉米淀粉系列产品。搞好玉米深加工是解决我省粮食转化的一个重要出路,重点发展淀粉糖、变性淀粉、味精、淀粉降解膜、酶制剂、赖氨酸和发酵甘油等系列深加工产品,拓宽应用范围。 --开发肉禽加工系列产品。利用粮食转化为饲料,增加肉、蛋、禽、奶,带动食品加工业。并通过食品工业的发展促进饲料工作、畜牧业的发展。 --开发饮料酒系列产品。重点发展名优白酒和啤酒,上水平,创优质,倡联合,扩大规模。大力发展滋补酒系列,开发拳头产品,更多地打进国内外市场。 --烟草加工系列产品。重点抓好烟叶基地建设。在巩固提高传统卷烟产品同时,开发新混合型卷烟及烟用香精香料,抓好配套的卷烟盘纸和丝束的生产。 --开发大豆系列产品系列。利用我省的大豆资源优势,发展大豆蛋白系列产品和传统大豆食品。 --开发方便食品系列。为适应市场的需要,加快发展一些小食品、方便食品和功能食品,直接满足人民生活需要。 --开发果蔬矿泉饮料系列产品。要利用我省矿泉水资源丰富的条件,吸引外资,把吉林长白山矿泉水推向国际市场,饮料行业应充分利用本省资源,当前以集中生产果蔬汁为原料的主剂,实行分散灌装的生产方式。 在开发系列产品的同时,抓好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还要抓好食品包装工业、食品机械工业等相关配套工业的发展。 三、放宽政策,加大措施 发展食品工业,要有一个宽松、良好的政策环境。省里曾制定一些促进食品工业的政策,但有些并没有落实。要加快食品工业发展,一方面,要把已确定的政策落实下去,用足用好;另一方面,要根据实际,制定一些新的政策。

   (一)对于食品工业销售产值达到1.5亿元、占整个工业销售产值50%的县(市),由省政府授予食品工业县(市)的称号。这些县(市)的企业在完成承包任务情况下,允许从食品工业产品销售收入中提取5%作为食品工业发展基金,县(市)可视情况,从中适当集中一块。省食品工业发展基金对食品工业县(市)的基建、技改项目给予优先安排。

  (二)增加省安排的食品工业发展基金的数量,由目前的每年1000万元逐步增至3000万元。同时每年由财政适当安排一块贷款贴息。

  (三)对以粮食和长白山资源为原料的方便食品和小食品生产实行减免税照顾。对高税微利的白酒产品增加地方财政补贴,省内销售的吨酒补贴由300元增至380元;销往省外的吨酒补贴由300元增至500元,具体数额各地可视情况自定。

  (四)企业兴办原料基地或收购原料,银行应优先安排贷款。粮食部门对食品工业企业用粮在品种、质量、货源上优先安排,保证供应。

  (五)对有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实行重奖。对食品工业企业中开发新产品、新技术的科研人员,允许在创收的税后留利中提取4-6%予以奖励,不缴奖金税。

  (六)鼓励食品工业产品开拓国内外市场,对销往省外、国外产品适当实行减免税照顾。 为促进食品工业的发展,在进一步放宽政策的同时,还急需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一是上一批项目。加速发展食品工业,必须要有一批好的项目。“八五”期间,围绕市场和名优骨干产品,省里要突出抓好20个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和30个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骨干项目。 二是组织一批攻关项目。要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方式,大胆引进省外、国外科技人才,重点研究和开发玉米、大豆深加工和食品保鲜技术等十个重点项目,从而起到推动食品工业加速发展的作用。 三是开发一批新产品。根据市场需求和我省资源特点,重点抓好玉米小食品、活性干酵母和果汁型饮料主剂等十种新产品的开发,加快我省食品工业产品结构的调整步伐。 四是推广一批新技术。要积极推广运用国内、省内先进成熟的技术,尤其是替代进口的技术。重点抓好同位素辐照和利用酒精、白酒和啤酒糟及淀粉、味精废渣等生产联产饲料等二十项新技术。 五是组建一批企业集团。要通过发展企业集团和生产经营联合体,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和提高专业化生产水平,更好地参与市场竟争。围绕食品行业中的白酒、啤酒、制糖、饮料、味精等重点行业,组建七大企业集团,并赋予这些集团一定的权力和优惠条件。 六是创办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容量大、产品附加值高的“三资”企业,从而带动全省食品工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重点抓好黄龙、新源两大淀粉厂二期合资改造工程和长春利达有限公司酶制剂厂等二十个“三资”企业的建设。

   四、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食品工业是个常青工业,也是我省的一个优势产业。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提高对食品工业的认识,加强对食品工业的领导,搞好统筹规划。各部门要明确责任,落实任务。省食品工业局作为省政府管理全省食品工业的职能部门,要负责全省食品工业的宏观管理和行业指导,负责制定规划,调整结构,掌握生产情况,协调地区、部门之间的关系,安排、审查大中型基建和技改项目,组织重大科研项目的开发和新产品、新技术的应用以及食品质量管理等。轻工、粮食、商业、烟草、乡企等主管部门要抓好食品工业企业改革,落实规划,组织生产,加强服务。计经委要把食品工业发展放在计划的重要位置,各地、各部门有关食品工业的重点技改、基建项目,在上报主管部门和省计经委的同时,要抄报省食品工业局,由省食品工业局按照行业政策和规划提出意见后,省计经委审批。财政和银行部门要在资金上积极扶持。税务部门尽可能地给予减免税照顾。工商部门要办好各种食品专业批发市场,搞活流通。科委要组织科研力量,搞好重点项目的攻关,促进食品科研与生产的结合。其他部门也要根据各自职能,本着改革开放的原则,为促进食品工业的发展,能放权的放权,能让利的让利,创造一个良好的、宽松的政策环境。各地区要结合本地情况,理顺体制,制定规划,落实政策,采取得力措施,把食品工业尽快搞上去。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社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新华通讯社吉林分社
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制作单位:新华社吉林分社网络编辑部
值班电话:0431—8949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