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稿日期:961009
  标  题: 题:“红旗列车长”张春成
  
  题:“红旗列车长”张春成

  新华社长春10月9日电 题:“红旗列车长”张春成
  新华社记者李凤双 新华社通讯员曹文 人民日报记者李安达
  在全国闻名的59/60次“红旗列车”上,张春成被旅客们誉为永不褪色的“红旗列车长”。
  今年刚满38岁的张春成,已拥有众多的荣誉称号:火车头奖章获得者,铁道部劳动模范,吉林省十佳职业道德标兵……然而,最令她欣慰的称号还是自己的本职岗位──“列车长”。

  (小标题)“列车是流动的社会,也是临时大家庭,列车长就是‘家长’,代表铁路的形象,我要把党的温暖播洒给广大旅客!”

  张春成常说:“人只有为别人付出才感到快乐。”她是列车上的文明播种机,走到哪里,就把文明播种在哪里。
  去年初,吉林省农安县的一位老大爷带着19岁的瘫痪儿子去北京求医。张春成发现后,当即请同事把患者背到卧铺车厢。一些旅客议论纷纷:“这人准是车长的亲戚。”走在后面的老人听到后,生怕大家错怪了好心的车长,急得大声喊:“大伙千万别误会,我们不沾亲不带故,以前压根儿不认识。都说出门难,这回碰着好车长了”。
  张春成认为,在列车上仅是热情服务远远不够,还要承担社会责任,通过自己的诚心、热心和爱心,让旅客懂得人间自有真情在。她经常自己不睡觉,把工作铺让给身体残疾的旅客;秋天车上凉,她就把自己的热水袋借给带小孩的旅客;有的旅客实在没钱无法上车,她了解情况后就自己掏钱买票……如今,在这趟列车上已形成了一种为旅客服务“实打实”的文明之风,三八包车组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

  (小标题)她曾给海外亲人寄去一张身穿铁路制服、臂戴列车长徽章的照片,背面写着“我是列车的女儿”。

  张春成多次接到海外亲人的热情邀请:伯父寄来定居美国的移民证,父亲多次催促她到缅甸继承家业,但她毅然留下来。她给海外亲人写了长信,述说自己对铁路工作的热爱和追求,在寄去的照片背面写道:“我是列车的女儿”。
  1986年,张春成因工作突出担任了列车长。自那时起,她记不清自己到底加了多少班,一有列车员患病或事假不能当班,她就代替值班,最脏最累的活她带头干。今年2月车队有紧急任务,正赶上她发高烧,她硬是偷偷地拔掉输液管,回到车班和同志们一起做准备工作,累得昏倒在满地脏水的厕所里。
  近年车队实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一群年仅十八九岁的姑娘来到三八乘务组。为了带好这支新队伍,她在乘务中手把手地教他们立岗敬礼,一遍一遍地教她们锁车门、讲好服务用语。她还经常放弃休息时间,带领职工强化业务学习。在实践中,张春成摸索出一套独特的“三个三”列车长工作法:巡视列车时突出软卧、餐车和行李车三个重点部位;运行中抓好始发登记、调休交接和到站前自检三个主要环节;班组建设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责任区作用和乘务员互控作用,使安全运输和优质服务得到了保证。
  张春成对职工是“严字当头,爱在其中”。一个乘务员家里经济困难无钱购买制服,是张春成悄悄地为她垫上140元;一位列车员晚上不慎骨折,是张春成送她去医院,直到深夜两三点做完手术;到外地参加社会活动,张春成也念念不忘自己的姐妹们,去年参加世妇会,她给每个人带回一份小礼物。
  全心的奉献换来丰厚的回报。十年来,三八包车组有7人当上列车长,5人加入中国共产党,59/60列车也连续9年获得铁道部“红旗列车”称号。

  (小标题)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的列车长难当,作为进京的“热线车长”更难当。面对金钱的诱惑力和关系网的拉力,张春成从净化身边的小环境入手,影响大环境。

  近几年,不少人想利用多种手段打开“进京热线车”这条“黄金通道”,张春成从不为所动。去年3月,张春成的外甥去北京,上车后找她办卧铺,张春成说:“卧铺有,但不能先给你解决。”她当着外甥的面,先给一位刚做完阑尾手术的旅客解决了卧铺,接着安排了几位需要重点照顾的旅客。外甥被感动了,虽然没弄到卧铺,却无丝毫怨言。
  一位身患癌症的老党员,乘车时亲身感受到张春成的热诚服务,偷偷把100元钱塞到她的手里表示感谢。张春成说:“老同志,何必这样呢,咱们可都是党员啊。”
  几年来,张春成拒收的钱物无法统计,她决不让贪欲亵渎了共产党员和红旗列车的称号。
  张春成不但是旅客心目中永不褪色的“红旗列车长”,而且是长春铁路分局全体职工学习的一面红旗。面对众多的荣誉,她说:“我是个很平凡的列车长,只要在岗一天,就要为红旗列车添光彩。”(完)

  1996-10-09 16:05:44 (3B:djk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