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情博览 | 图说吉林 | 走进长白山 | 情系黑土地 | 汽车风云 | 长影时空 | 吉林风情 | 政府在线 | 企业在线 | 服务指南 | 吉林分社
  首 页
黑土地采风
黑土地论坛
王景和专栏
赵宝锟专栏
南行归来看吉林


  ( 编者按〕新华社吉林分社农村记者王景和同志前个时期参加新华总社组织的农村调研小分队,先后走访了天津、江苏、浙江、广东、湖南、河南六个省市。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吉林人,南行的一些见闻同他对吉林的了解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他感触颇深,并产生许多联想,故而写下这篇《南行归来看吉林》。作为记者,他对这些年吉林省发展农村经济的新进展、新成就、新经验,甚为感奋,并且尽可能随时进行内部和公开报道,此文旨在提出一些供人思考的问题。文章比较尖刻,但用心良苦,意在促进。  


  作为一个吉林人,常常情不自禁地为吉林的一些东西而骄傲。比如,吉林盛产粮食,人均向国家贡献粮食全国第一;吉林森林茂密,每年为国家提供了大量木材;吉林矿产资源丰富,有大量的煤、铁和有色金属可供开采;还有,吉林人热情豪爽,老实忠厚,等等。

坐在家里看吉林,越看越可爱。可是走出家门,到南方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转上一圈以后,就发现,我们和南方一些地方的差异相当之大。现在还说不清差异的双方谁对谁错,暂且记录下来以供评析。

         吉林的玉米和广东的饲料

  我们津津乐道,吉林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幅员是全国的1/50,耕地是全国的1/25,但粮食定购量却占全国的1/10,专储粮占全国的1/5,玉米出口量占全国的1/2。每个劳动力生产的粮食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1倍,全省每年可向国家和社会提供商品粮120亿公斤。1986年以来,粮食人均占有量、商品量、玉米出口量和粮食商品率四项指标已连续9年居全国首位。党和国家多次表扬我们,我们也常常因此而自豪。

  玉米给吉林带来了荣耀,玉米成为吉林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但在玉米的利用上,我们却差了许多。

  广东省每年需要粮食500亿斤,其中自产不过330亿斤左右,另外170亿斤要靠从省外和国外调入,不像吉林每年要调出200多亿斤粮。但这里的经济却发展得比吉林快得多,农民生活比吉林富得多。广东每年从吉林等地调进玉米60多亿斤,加工成饲料后,有30─40%销往外省,还有一部分销到国外。他们每年还调进玉米二三十亿斤加工成啤酒、饮料、饼干之类,也有相当部分销到省外。这件事会不会让一些吉林人感到不公:吉林低价输出原料,让广东加工赚钱,难道吉林就不会加工,直接向外省输出饲料和肉蛋奶吗?

  目前,吉林省正在建设百万吨玉米深加工工程,这是一个不小的进步,但从玉米资源的丰厚来看,百万吨即20亿斤也还仅仅是开始。

         沿海忙赚钱,吉林忙种田

  从浙江、广东再回到吉林,内心涌出一种强烈的感受就是,沿海农民在拼命地抓钱,吉林农民在辛勤地种田。

  在浙江和广东,农民的来钱道儿多的是,捡破烂也能成“万元户”,人们不大愿意种田。在吉林农村,雇一个工一天也就10元钱,而在浙江和广东,50元也雇不到人,给100元也没人愿意干。浙江的种粮大户倪长兴,承包耕地1783亩,去年打粮16万多斤,纯收入4万多元,但他也不愿种地,认为种地收入比不上办企业。他说:“不过,‘红帽子’已经戴上了,没办法!”

  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我们先乘火车到深圳,又从珠海乘汽车回广州,一路上很少见到成片的粮田,展现在眼前的是一片又一片的鱼塘、花圃、果园、荒地以及大大小小的开发区。在这里,种一亩水稻,年收入不过几百元,而养一亩鳗鱼,纯收入最低1万元,有的农户自己不养鱼,把地转包给养鱼户,仅转包费一亩就1700元,比自己种水稻强得多。在顺德市的一个镇,我们想看看农民都在干什么。镇里一位干部开车领我们到了公路边的一个村。我们在这里转了半个多小时,也没有看到一片庄稼,看到的都是一片接一片的鱼池。镇干部催我们走,我说得找种田的农民谈谈。他说:“这里没有,要找,得到偏僻的地方去。”

   在产粮大省河南,尽管粮食价格猛涨,但干部抓粮、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也不是很高。去年年末全省实有耕地面积比年初减少62.04万亩,是近年减少最多的一年。据省农调队对3000个农户的调查推算,今年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去年减少118万亩,其中已播夏粮减少43万亩,秋粮将减少75万亩。

  而在吉林,人们看到,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投入增多,高产作物面积扩大。大家明知道单靠种粮实现不了小康但还这样热衷于种粮,为什么?是吉林农民觉悟高,还是其它产业不发达,农民没有别的路?

  去年由于粮食涨价,吉林农民实际收入比上年增长9%(扣除物价因素)。今年粮食固然还要涨价,但定购部分不涨,生产资料却猛涨不止,农民的收入还能再比去年增长9%吗?吉林每年粮食定购任务高达874亿斤,目前定购价与市场价每市斤已相差一倍左右,国家不提价,省里补贴又很少,仅此一项,农民就将少收30多亿元。按1500万农业人口算,人均少收入200多元。这样大量减少的收入拿什么去补?哪一级政府能对此负责?

         南方的快速突进与吉林的老牛拉车

  吉林人早就看到,单抓粮食不行,要摘掉“高产穷省”的帽子,必须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全面发展农村商品经济。但吉林的结构调整得怎么样了呢?你说没抓吧,事实上有变化;你说真抓了吧,又有哪一个部门能说清全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情况呢?

  吉林的产业结构调整,近10多年来最起码有两次机遇。第一次是1984年,在全国农业大丰收的形势下,中央决定在农村实行第二步改革,其主要内容就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第二次是1990年,又是全国丰收,吉林粮食产量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达到409亿斤。

  在机遇面前,南方行动得特别快,特别是最近四五年,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等地调整的步伐相当之大,农民得了大实惠,地方财政也受益非浅。而在吉林,产业结构调整简直象老牛拉车,不慌不忙,有时甚至是摇摇摆摆,基本格局没有大的变化。在南方,高效农业的典型随处可见,有些地方调整得甚至过了头,致使粮田面积锐减,粮食产量下滑。而在吉林,要看高效农业的典型,你得驱车几十公里、几百公里去找。

  在山东,农业的产业化已基本成形,粮没少打,钱没少挣。我们也喊产业化,而且喊了多年,可现在也没看出哪个产业真正“化”了。这方面的差距,我们是否也该认真反思一下?

         南方的“狭隘”与吉林的“大度”

  在南方有的省,人们特别关心如何把本地经济搞上去,似乎很少管你国家如何,外地如何。情况不愿介绍,经验不愿外传,甚至连政府领导在大会上的讲话材料也不愿让外地人看。基层干部和农民也是这样。在广东某县一个镇,尽管中央一再强调抓粮,尽管省里实行了“米袋子”分级负责制,层层下达面积、产量、定购等指标,要求扩大水稻面积,但农民依然我行我素,什么赚钱干什么,镇里领导则睁只眼闭只眼,不想压农民种粮。

   而在吉林,许多人似乎更关注国家利益。记者回到吉林不久,产粮大县公主岭市即特约参加他们的农业生产大检查。这次检查主要是看产业结构调整。两天的检查中,记者多次听到有的县乡干部说:“调整结构农民可以增加收入,但是这么大的国家没有粮食不行,13亿人口,哪个国家也解决不了中国的吃饭问题。”一位市里干部对我说:“你看,咱们现在有不少人忧国忧民,有些是优秀共产党员,他们总是在为国家着想,而不忧本地经济能不能搞上去,不忧农民何时能够富裕起来。和南方比,这是不是一种差异?”

   中国是个统一的国家,只顾地方利益,不顾国家利益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但是作为地方领导,如果不把主要精力用在发展地方经济上,整个国家又怎么能富强起来呢?这里,恐怕也有个如何辩证地看待国家和地方利益关系的问题。

   公主岭是我们省最有名的产粮大县,直到现在,它向国家交售的定购粮仍居全国第一位。但贡献虽大,农民却没富起来。在浙江和广东的农民争相盖别墅的时候,这里的农民还以能住上三间大瓦房为荣耀。县财政也困难的要命,机关干部经常不能按月开支。在这种情况下,市委、市政府再三号令调整产业结构,鼓励农民种菜种果,养牛养猪。这本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可有人居然向上级告状,说这是“破坏国家商品粮基地建设”。人们不禁要问:“爱国家就不能先爱公主岭吗!多打粮多交粮是贡献,在完成国家粮食定购任务的前提下,向社会多输出一些蔬菜、水果和肉蛋奶是不是贡献?结构调整好了,国家不少得,农民又增收,两全其美,有什么不好!” (1996年7月26日《协商新报》)

  

 

| 分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服务业务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社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新华通讯社吉林分社
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制作单位:新华社吉林分社网络编辑部
值班电话:0431—8946087 8942077
CopyRight © XINHUA NEWS AGEN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