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省情博览 |图说吉林 |走进长白山 |情系黑土地 |汽车风云 |长影时空 |吉林风情 |政府在线 |明星企业 |服务指南 |吉林分社

  韩志君:清淳的田园诗情从《美丽的白银那》到《漂亮的女邻居》

                            朱 晶

  导演介入剧作,应属电影摄制的必要环节。所谓“介入”,是指电影二度创作过程中,导演及主创人员对剧本的修改,包括某些影片剧本准备期导演在选材、立意等方面的参与策划。但这与导演本身即为作家不是一回事。
韩志君是名符其实的作家导演。然而,他的追求既不同于上个世纪标榜“先锋艺术”的欧洲“作家电影”,也与时下国内某些在编剧栏“合作”署名的导演“兼编剧”者无关。他一度为知名的青年诗人,在文艺理论领域也有过一定影响。对他来说,1986年出版长篇小说《命运四重奏》,是个全新的开端,大连电视台邀请他和胞弟韩志晨改编这部小说,于是有《篱笆、女人和狗》(1989)、《辘轳、女人和井》(1991)、《古船、女人和网》(1993)问世,引领农村题材长篇电视剧的风气之先,连获三届全国“飞天奖”、两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并由此而获一次全国“最佳编剧奖”、两次东北地区“最佳编剧奖”。而1994年拍摄《雾?海?帆》时,作为编剧的韩志君,与姜树森联合执导,使他的影视创作出现重要转折。1995、1996年,接连创作并导演了电视剧《烽烟飘过的村落》(冰雪篇、风雨篇)。在此前后,又有《女性世界》(与赵葆华合作,1990)、《特区大亨》(1992)、《越狱女囚》(1993)、《晚安,恋人们》(1997)、《活着,可要记住》(1998)等十余部电影、电视剧本投拍或发表。
  上述所有的文学和影视艺术实践,都为韩志君2000年改编并执导《美丽的白银那》(下称《白银那》)、2002年编剧并导演《漂亮的女邻居》(下称《女邻居》)作了充分的准备。应当说,他所达到的文化积蓄并不一定是目前中国电影“精英层”导演能够完全具备的。因而,尽管他至今刚刚执导两部影片,却实在称得上厚积薄发,出手不凡。值得注意的是,《白银那》、《女邻居》视点集中于现实农村人生。这不但是《篱笆、女人和狗》等三部曲题材上一次回归与延续,而且与绿野长大的韩志君内心的乡村情结密切相关。辽远的乡野,是韩志君艺术的一个原点,是他灵感与激情不竭的源泉。他从这里出发、跳跃,迈出坚实的脚步,又往往在更高的旋阶上似乎重新回到这里,尔后必定再有更新的锐进与拓展。据说,1990年8月拍摄《辘轳、女人和井》时,一次韩志君在高梁地里发现一丛马齿莱,不禁潸然泪下,这勾起了他童年的回忆。笔者还听志君讲过,拍摄《女邻居》,乡下房东大娘的贫困很让他同情,剧组撤点时,不但把价值1000元的道具猪送给了她,还从个人口袋里拿出500元留下聊作老人的生活补贴。这两件小事,可以感受到韩志君与黑土地与农民的深挚关系。
  以现实农村的艺术观照开启自己的电影导演生涯,韩志君还具备相当清醒的理论自觉。他早在90年代中期就提出中国影视创作的两种不同的“路数”:“一种是‘把生活改革化’,一种是‘把改革生活化’;一种是‘从社会到人生到人’,一种是‘从人到人生到社会’。”他“赞成后者”,主张“把作家对生活的深层认识和发现深深地蕴含在情节的丰富性和人物的多样性中间。”拍摄《白银那》之前的一篇“回眸”长影农村题材影片的《期待“涅?”》中,在充分肯定长影农村片传统价值的同时,他鲜明地指出其“两大通病:一是太‘正’了,二是太‘隔’了”,缺乏“内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我很赞同他的观点,也曾在一篇文章中谈及长影作品的弱点:“缺少带叛逆色彩的性格形象”,“忽视人性与社会变异形成的生活复杂性”,“忽视风俗、文化的特异色彩与隐秘形态”,“刻画人的心理世界、加深特定情境意蕴的电影语言缺乏新的创造”。(见《人民日报》1996.9.19)《白银那》和《女邻居》,正是韩志君听凭内心的呼唤,在《篱笆、女人和狗》等三部曲大获成功后对自己新的挑战,是有意识地向长影农村片积弊的一次有力冲击与超越。韩志君决心“在银幕上书写一首优美的田园诗”,把两部影片的总体风格皆确定为“质朴的农村风俗画,优美的田园叙事诗”,这就与某些政治化的“主旋律”片,与那种孜求土得掉渣、搜摹农村原始性落后面的后自然主义“录相”,以及拿“东北人”开涮的“贺岁”调侃,形成鲜明的美学分野。

  韩志君影片田园诗意的构成,大致可从以下几方面解析。

  其一,在叙事层面上,环境设定在依山傍水的偏远村落,故事不复杂,没有大事件,没有激烈冲突,然而又不是一潭死水,于生活的波动中透视小
村农民的人生处境与命运抉择。《白银那》,主线描写初春渔汛期一起因越山电话断线引发的购盐保鱼的紧急变故,山村商贩马老五历经众叛亲离又重回正确的人生轨道,而马川立、陈林月的恋爱波折亦属不可缺少的山村风景;《女邻居》则在深秋背景下以满枝儿为中心,展开她与龙王川三个男青年之间情感或性格的纠葛,与此同时,苇子、冯丙奎和墩儿各自的作为,呈现了当下农民多姿多彩的生存状态。两部影片虽然情节毫无关联,但环境、视角的平实,事件与矛盾的淡化处理,影象构筑的日常化与多义性,强化了叙事基调的田园诗意味,特别是内涵上两片同样以小见大,
表现了当代农村改革进程新的生活气象和新一代农民精神的成长与提升。
其二,在观念层面上,力求在平易的故事里开掘出深邃的意蕴,于人物看似平凡的命运中揭示其丰富的情怀和强劲的精神力量。“现代化,就是‘现实的人’对“人的现实”所作的挑战;而改革,就是我们全中华民族都齐心合力地冲破一张传统观念的大网,尤其是我们每个人都冲破自己的心灵之网。”这是韩志君创作一个重要的“母题”。然而,从《白银那》到《女邻居》,“母题”的展现并非循着意念化的“逻辑”,而是尊重生活的真实流程,以编导者特有的感悟予以自然而艺术地呈示。
  《白银那》实际上触及了一个古老而常新的问题:“历史尺度与道德尺度”的“二元对立”。山上电话断线并非马老五破坏,但他利用了“断线”的机会(为延长“断线”时间,他竟用鞋带将“线”假接)。在与山外断了联系的情况下,渔民手里的鱼运不出去,只好买盐防腐,于是山村唯一的小店主马老五便乘机抬高盐价、压低鱼价,即便“政府”??村长出面干预也不顶事。从商业运作来说,马老五够精明够狠,尽管他耍了心计,有点“欺行霸市”。可是放大了说,“市场经济”类似的“价格浮动”不乏其例,谁能说出马老五的价格定位怎样才算“合情合理”?马老五之所以陷入孤立,是白银那人心齐,如果其中有几个顶不住去买他的盐,局面可能就“乱”了。影片所描写的马老五儿子马川立的“绝食”抗议,根本不能构成对老马的威胁,他最害怕的是菱花翻山去挑盐,这是对马老五真正的抗衡与竞争,可惜这关键的举动影片写得过于匆促。但有这一笔与无这一笔大不相同,就是说,尽管不应把“历史尺度与道德尺度”绝然对立起来,不能说符合“历史尺度”的作为必然会背德失信,然而,市场经济中
“顺应历史”的欺诈必须用诚信的行动才能克服。《白银那》可取之处在于,它不但尖锐地提出了农村经济改革中的诚信与美德的问题,而且真实
地表现了目前底层农民对于市场经济的心理承受力及参与程度。
  从枣花(《篱笆、女人和狗》,吴玉华饰)、菱花(《白银那》,凯丽饰)到满枝儿(《女邻居》,白珊饰),人们看到了气质、心性和体态酷似的柔美又坚韧的女性形象,这是韩志君对东北农村劳动妇女一种独特的审美理解与寄托,是他影片的一大亮点。我记得,韩志君、韩志晨在一篇创作手记里集中分析过枣花的形象。他们说,《篱笆、女人和狗》中,枣花作为“生存型人格”,跟随铜锁饱尝了无爱的痛苦;在续篇《辘轳、女人和井》,她改嫁小庚,仍未摆脱“附属型人格”,经历了“第二次精神悲剧”;第三部《古船、女人和网》,她又在“逃脱中落网”,酿成“第三次精神悲剧”。这种命运,到《白银那》的菱花那里有了改变,由于她不是主人公,影片未能细描。真正完成“自立型人格”的是满枝儿。《女邻居》观念层面突出之点是满枝儿显示了把握自己命运的精神力量。凭她的个性,与冯丙奎相逢不相“识”,对他财产的诱惑毫不动心,不难做到。难于割舍的是与苇子的情份。苇子有可爱处,质朴、能干,一直对满枝儿姐妹关爱有加。应他的强求,满枝儿甚至下决心要把身子“给”他。可他太狭隘、太自私,当他把自己为满枝儿所做的一切当成“做爱”一次的交换筹码时,满枝儿不但受了侮辱,而且看清了他们心灵之间的鸿沟。就我的观感而言,影片多次表现墩儿对满枝儿的一往情深和无私帮助,在三个追求者中满枝儿最终选择了他,从理智上讲这不能算错,可爱情终究是一项微妙而神秘的心理方程,他们的未来有待于崖边拉手之后由时间再验证。我觉得更重要并更能表明满枝儿人生勇气的是她痛苦地舍弃苇子,因为这种自尊和自立,是一位成熟女性魅力不可或缺的素质,是她维护自己幸福权利的可靠保障。

  其三,在韵味层面上,尽力发挥地域风物的特色,营造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意境美。

  著名电影理论家、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王迪先生一贯主张,优秀的电影作品应当是“情节和意境的统一”,他引述近人王国维论元曲的见解:“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作为王迪先生的得意门生,志君可谓深谙此道。他十分重视影片“情、景、事”的交融与统一,景地、镜头、音响、自然风物和人物语言的运用,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他很清楚,当大批影视片热衷于“都市化”、“宫廷化”喧嚣的时刻,聚焦乡野与大自然在民族文化上返朴归真的意义,但他反感于“东北小品”观念对电影的侵蚀,制止在片中芜杂地滥用“东北方言”。
  观赏《白银那》、《女邻居》,你会强烈感受到编导者摄制者对于农村大地的深情。一组组细腻而空灵的长镜头之下,那冰排拥簇、轰响奔涌的春江,那蕴蓄着成熟和斑斓梦幻的秋日五花山,那泛着清馨、闪着火辣辣光彩的红草滩,似乎在不停地诉说着什么,而当人的劳动身姿、爱情气息与之叠印融汇,它们更增添了无尽的情趣。不该忽略的,还有随时出没于人前人后的大黑狗或大黄狗,它好像神秘的精灵,也在投入地见证着分享着人们的喜怒哀乐。“每当文明之光以一种破坏性的阴影笼罩着你的时候,那你就走向荒野吧!工作秩序的枯燥乏味,市场上的你争我夺,都市里的尔虞我诈,倾刻会变成一种记忆。荒野会拥你入怀,会给你注入新鲜的血液,会把你由一个弱者变成一个强人”。这是韩志君引用来鼓舞剧组人员的一段话,也可看作是献给他影片观众的赠言吧。
  美丽的白银那,仅仅是韩志君执导电影的一个起点。作为一位天性聪颖、颇具才华的艺术追求者,他当然会更加引人注目地向更广阔的领域拓进。老泰戈尔有句话挺适合他:“当一位艺术家找到他的艺术思想时,他就找到了艺术的自由,那时,他就从试图模仿的艰苦努力中解脱出来,摆脱了世俗赞许的刺激。”


 

| 分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服务业务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社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新华通讯社吉林分社
     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新华社吉林分社网络编辑部
值班电话:0431—8946087 8946077
CopyRight © XINHUA NEWS AGEN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