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省情博览 |图说吉林 |走进长白山 |情系黑土地 |汽车风云 |长影时空 |吉林风情 |政府在线 |明星企业 |服务指南 |吉林分社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局召开
故事影片《走向太阳》研讨会座谈纪要

                    时 间:2002年11月1日
                    地 点:广电总局电影局会议室
                    主持人:倪强华

  倪强华(电影局宣传发行处处长、《中国电影报》总编辑):影片《走向太阳》是十六大展映影片之一,今天请大家来开个研讨会。前两天,电影局、长影、延边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在中影集团放映室举行首映式。全国政协副主席赵南起、国家民委主任李德洙、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副局长赵实及解放军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等都参加了首映活动。首映活动非常隆重,反响热烈,赵部长等一些领导都给以充分肯定,认为影片拍得感人、有激情、令人振奋,一定要好好宣传。在迎接十六大期间,召开这样一个研讨会,请各位专家前来,主要是这部影片在音乐故事片创作方面有了一个新的突破,要好好总结一下。
  梁光弟(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原中宣部文艺局局长) :我看这部影片的内心感受,是最近好多次看电影中比较少有的一种反映,热血在胸中沸腾。听了几首歌后有一股子热血向上涌,这是真实的感觉。这是近几年少有的感觉。郑律成是《军歌》的作曲,丁雪松是中国第一位女大使,驻芬兰大使,这两个人物我们都熟悉。郑律成的歌是不朽的,人也不朽。人具有传奇性。解放后很曲折、坎坷。影片中音乐、故事都很好,形象是立起来了,很感人。影片把雄伟气势与浪漫情怀融合得很好。比如河边洗马、饮马;山上举火把,战场上的一些镜头以及延安时期同志之间的那种温馨、友爱的感情;包括爱情、气氛营造,融合得非常好。那时很艰苦,艰苦的岁月、艰苦的环境。但写得很温暖,很温馨,气氛很真实。过去同志之间的那种非常诚挚的气氛令人向往。以此烘托郑律成、丁雪松等人物,对性格塑造很有好处。在那样的环境中,通过歌声、通过抗战这个大背景,烘托人物。他怀着家仇国恨,他通过延安、抗日战争的体验,写《八路军进行曲》!通过实际体验,通过战斗的经历,创作升华了,谱写出千古不朽、激励人生、激励战士的歌。上次看《毛泽东与斯诺》,宋导演很擅长写历史人物,是成功的。为迎接十六大拍的影片《走向太阳》又这么令人振奋、感人,是优秀作品。
  王人殷(《电影艺术》主编):首先对宋江波导演表示钦佩。长影是新中国电影的摇篮,在新世纪应有更多更好的作品。《毛泽东与斯诺》很成功,这部影片也是成功之作!传记片能把人物的一生创作、人生道路浓缩在90分钟里,还能教育人,感动人,还要给人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很有难度。近几年的音乐故事片有《冼星海》、《春天的狂想》都是写音乐家的,而且是真实人物的,冒昧地说,我认为这部超过了那两部。这部影片创作上的特点:
  一、影片比较好地把郑律成的命运与中国革命大的社会环境、背景结合起来,很协调。我认识郑律成,曾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一起出差,是参加一个文艺汇演。郑律成本人特别浪漫,真是一个音乐家,他给我们唱《延安颂》,歌唱得特别有感情。《延安颂》这首歌谁都唱不过他,他对延安的情感是那么深。别人都不能表达出来,真是全身心地投入。
  二、人物的个性非常鲜明,影片表达出一个音乐家的人生道路。
  三、选择郑律成这个人生段落非常好,郑律成人生中的这一段最辉煌,作用最大,贡献最大,最有意义,影片选取这一段,选得好!把抗日这个大背景用写意的手法表现,使人物就像浮雕一样突现出来,导演的这种大笔的挥洒和细腻的人物刻画,结合得非常协调。
  四、把人物的情感,通过歌曲表现出来。几首歌突出得特别好,比如与穆兰小声唱毕业歌时,很亲切,有匹夫有责的那种感情;《妈妈的红灯笼》也很动人;特别是后面的两首歌《延安颂》和《八路军进行曲》,给人的印象非常深刻,使影片变得好看、感人。突出了郑律成主要人物的形象,浓缩了最辉煌的人生,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很深刻的,艺术上是成功的。
  结尾我也很赞赏,军歌出现后,一看见阅兵,就能感受到军歌的力量。作为一个句号,画得非常有气势!体现出郑律成精神世界的一种升华,很完整。冼星海与郑律成河边交流时象个政委、象个领导,同志的情感、艺术的交流不够。
  赵葆华(《电影》杂志主编):这部影片打动我的不是郑律成的悲喜人生和传奇故事,而是影片表达的情绪打动了我。宋江波导演在创作上又上了一个台阶,艺术上更成熟了。在十六大展映影片中,这部影片艺术个性鲜明,不是情节取人,不追求情节含量,而是情绪打动人。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迭在一起,把郑律成的人生成长过程、性格成长过程迭在一起,影片贯穿了“寻找”这么一种情绪,给情节一个支点。寻找投身革命的哥哥姐姐,寻找报仇的机会,寻找革命圣地延安,寻找理想,寻找爱情……支撑着人物走向太阳是影片全部的结构大厦,有力地回避了一些其它的情节:比如他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大胆省略了,使影片既纯净、又热情。影片是纯净和激情打动观众。艺术个性、结构样式与内容同构,显示导演的成熟。随着个人寻找的情绪,理解、审视革命队伍,别具一格;与以往影片风格不一样,角度别致,值得祝贺!演员的选择,表现心路历程、情绪的历程,很真诚,亲切、朴实,没有奢华和浮躁。宋江波在处理手法上从容不迫,洋溢着革命理想、革命浪漫主义的情怀,表现得这么好,不可多得。不过瘾的是上海部分国破家亡、山河破碎的气氛铺垫不够,缺少力度。到延安就呼吸到新的空气,天蓝地厚,去之前还缺少铺垫。影片的总体结构,从过去走到现在,想法好,做得也好。总体说非常棒!演得也非常好,使我们重新受到一次革命理想的教育。真可谓:十六大引领我们揭开历史新篇章电影人记录时代讴歌我党创辉煌
  钟艺兵(原《文艺报》副主编):《走向太阳》这部新作非常感人。宋江波导演一部接一部,很有追求。有些导演慢慢就消退了,而宋江波一直很鲜明、很忘我。这样的题材,拍出这样受欢迎的影片,真是不容易!我一直掉眼泪,细想也没什么出人意料的情节,但很有特点,与其他影片不同的地方有这么几个方面:
  一、音乐故事片的新探索。革命音乐家不是以往片子传统手法的重复,宋江波作出了新的探索。不管是写中外音乐家,在银幕上表现都不是容易的事情。电影的时间有限,郑律成的作品很多,不能都用,影片选得很精,选了两首最主要的《延安颂》、《军歌》。但是光这两首就不象音乐片,为发展主人公的命运,还有其他的歌,数目大大超过这两首。但这两首是主干,配搭得会让人深入思考,如《抗大校歌》可以唤起那个年代;《松花江上》可以感受抗日危亡;《黄河大合唱》唱出民族精神;《妈妈的红灯笼》表现了他的根、他的情感,表现了国恨家仇,表现了革命中的精神力量。真的是一部音乐故事片。军歌一直流传到今天,歌曲与艺术家的生平、时代的走向、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揉合在一起,不是单纯为某个音乐家个人作传记,实际描写的是那样一个如火如荼的革命年代,把那个年代的民族精神、革命传统都写出来了。
  二、历史片与今天观众的审美要求比较好地结合起来。越久远的东西越想让今天的观众接受,让人们进行一些思考。合唱有当时的,有今天的,意图是好的,我觉得是很大意义上的探索。《延安颂》用今天的歌唱家唱,配上延安的环境,延河上的操练,就有了美的提升。战争环境拍得也很洗练、干净,也是一种美的提升。
  三、突出了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影片的艺术成就更主要的是写了环境造就了伟大的艺术家。我们的音乐创作是有生活的,肯定了上层建筑在革命战争年代起了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这是精神力量的作用。我们热情地歌颂,回顾了革命传统。公木是我们中央文学讲习所的老师(46年前),公木是非常和善、非常平易近人的人,影片中人物看上去很亲切,非常有份
量,恰如其份。
  四、有国际意义。郑律成出生在朝鲜半岛南部,他后来加入了中国籍。影片的倾向非常鲜明,反对日本法西斯。反法西斯是国际性的,与今天反恐是一样的,是世界性的。演员也挺好,后半部,军歌前,略有些平。
  李国民(中国电影家协会党组书记、中国影协副主席):真的不错,很有份量。大家都很感动,我很激动。
  一、把握题材比较自觉。影片名字起得特别好,是画龙点睛之笔,而且也是我们理解这部作品的一把钥匙。写一个普通的年轻人怎样一步步走向太阳,太阳象征着革命、艺术、理想、爱情,郑律成怎样逐渐接近革命的真谛、艺术的真谛、人生的真谛,也包括爱情。导演把握得非常准,大的框架非常好。把革命、艺术、人生、爱情很好地揉在一起,给我们提示了很多东西。导演、编剧在大量掌握资料的基础上,把握得自觉、准确、流畅,主线、主题、主旨的确立非常好。
  二、有激情。激情建立在延安朴实生活的表现上,没有革命理想的浪漫情怀,怎么折射出太阳的光辉?语言简练,闪烁着真理的光辉。那时的人正因为有革命的浪漫情怀,才使他们成为革命者、艺术家,才使他们找到一种人生的追求和归宿。那时的人与现代人真的不一样,影片正是用这种情怀,把他们对理想、人生、事业的真诚与追求,借助于浪漫表现了出来
,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三、细节丰富。影片中许多细节丰富了主题。如:丁雪松与郑律成恋爱场面的处理。影片有时让人发出会心的笑,有时让人眼睛湿湿的……后边细节比较多,越往后越好看,使人被细节感动。
  四、整个表演不错。伊春德是个很不错的演员,在《国歌》一片中配角表演给大家留下很深的印象,中戏毕业,那是她交的第一份论文,引起电影界的注目,很有吸引力。这次主角分寸把握也很好,确实不错,应该得到八路军女兵的认同。那么时尚的女孩儿能把那个时代的人物,他们的心灵,表演得很简练、不做作。吴军也不错。老班长把握较好,生动、很称职,他的表演让人非常认同。这三个演员都很称职。影片注意到了音乐的重要性,却没有刻意写郑律成创作歌的过程,也就是这个没有刻意,分寸好,如果刻意,最后也许不会收到现在这样好的效果。分寸把握得非常好。
  五、剧本剪裁上,第一部分,我看朝鲜那部分可以在闪回中解决,电影只有一个半小时,要表现艺术家在革命熔炉中怎样成熟,作品怎样诞生……开始看时,我真捏了一把汗,后边越看越好,发自内心地说好,真的不错!我与江波一起在长影工作五年,他的代表性作品《蒋筑英》很好,后期拍人物传记片很有成就。《毛泽东与斯诺》、《灯塔世家》,宋江波在这方面很有长处,比较注重人物,如何把人物树立起来,留下一个形象给后人,很注重!这部片子与以前的不同,衷心祝贺导演的成功!为长影争口气,这是长影最近几年拍得最好的一部。也算有口皆碑吧!希望今后戒骄戒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张思涛(广电总局电影剧本中心主任):这部影片在取材、思想性、艺术性上都很成功。谈几点印象:
  一、是延安生活、延安精神的颂歌。去年《毛泽东与斯诺》一片留下深刻印象。拍摄延安比较有特点,明朗,清新。此片从外在看很美,艰苦年代处理得很明朗、很清新,写了新的人与人的关系,延安革命理想的实践、社会实践,对战斗青春和革命理想的追求,延安精神在新时期的意义。让观众感受到延安精神有永久的魅力。
  二、是对延安时代革命文艺工作者的颂歌。
  目前为止,比较正面的、完整的、全景式反映延安文艺工作者的生活,这可能是第一部。(宋江波插话:今年恰好是延安文艺座谈会60周年,我们剧组出发那天正是5月23日)这部影片比较好地体现了延安革命文艺运动的一个实质性的东西:文艺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文艺与革命斗争的关系。体现了生活是革命文艺工作者创作的唯一源泉。两首辉煌的歌曲,反映了当时的战斗生活,公木、莫耶用生命和鲜血创作,这是符合延安文艺工作者的史实的。表现了生活与文艺,革命斗争与文艺,文艺与人民大众的关系,处理得较好。是对延安时代文艺的赞颂。
  三、是对战争年代中美好人类感情的歌颂。郑律成与丁雪松的爱情、感情,没有什么离奇,但很精彩。比如丁雪松第一个见到郑律成时的眼神,表现出战争年代少女对优秀男性的敬仰、向往,动人中略带羞涩,有分寸感;借书的情节很含蓄,这符合中国传统,很内在,很细致,很自然。精彩的眼神!表现了进步中少男、少女纯洁的爱情,美好的人类感情。女兵们演得都不错,别看唧唧喳喳,但充满了青春的活力。把他们对革命的追求、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感情都表现得不错,有内在的精彩。
  四、总体很感人,很不错的一部影片,感情生活有突破。在剧本结构上可以探讨,传记片是否都要按顺序,童年、青年、延安?影片最精彩的是延安部分,两首歌的诞生是最精华部分。传记也不一定都从小时候开始,可以有倒叙、回忆等,那样也许会有提升。
  《妈妈的红灯笼》使人掉泪,每人都有对故土、母亲的眷恋,感情升华,词曲好。影片本身的音乐旋律还不够,作为学术探讨,我认为应该是《延安颂》主旋律的变奏贯穿全片。
  张东(八一电影制片厂理论研究室主任):听说是一部写军歌的电影,一部写郑律成的电影,进放映室之前有几个问题特别想知道:一个朝鲜人怎么到中国来了?这么好听的歌怎么写出来的?这部影片写的是一个音乐家,它与其他音乐片的表达上有什么不同?看了影片,基本上满足了我的期待,满足了观众的期待。童年生活在内容上期望有这么一段,在延安找到了家的感觉,找到了爱人。人物本身就有个戏剧性的童年,那是他的坎坷身世。向往音乐的少年,在这么个乡村,跟着一个人学音乐,后来日本人的炮火粉碎了他的梦想,经历了家破人亡,再后来颠沛流离到延安,是一个人能写出那么好的东西的动因。许多老同志回忆延安,虽然条件差,但特别乐观,精神上非常富有,在延安的那种感觉非常好。有人不相信,许多年轻人不理解,要让年轻人知道这种感情,到了延安是一种幸福。影片中郑律成进入延安时的心情表达出来了。不是在表现怎么崇高,而是必须让演员自己体会到。这部分印象很深。《延安颂》当时很鼓舞人,在音乐上再下点功夫,力度更强点。整部影片展现出非常青春的、欣欣向荣的情调,看着很舒服。片头儿童歌曲活泼、轻快,定出了调子,写出了非常美好的爱情。总之,美好表现得比较完整,男演员长得帅,歌唱得也好,姑娘的眼神表现得也好,不假。
陈宝光(《电影艺术》编辑室主任):我一直在流泪,说不出是哪一点触动的我。
  看着影片就觉得八一厂又跑了个好题材!让长影给抢了。总之影片艺术处理上非常合理,非常自然。首先感谢朝鲜族的同志,为他们本民族的英雄两肋插刀。有人说前边童年可以不要,我认为绝不能删掉!延安部分拍得好。宋江波在《毛泽东与斯诺》之后还情犹未尽,又拍了这部,这是他的延安情结的延续,提供了一个精神变物质的出色的例证。为什么在抗日战争时期会有这么多优秀的抗日歌曲诞生?非常之优美,非常之动听,非常之抒情,今天的歌曲很少有与之相匹敌的,比如:《黄河大合唱》、《延安颂》、《在太行山上》等优秀歌曲。歌声是一个民族的声音。听了歌声,就能知道一个民族大体处在一个什么状态。从歌声就能判断这个民族未来的前景!当时很多人政治上是天才,军事上也是天才,与文艺上是相匹敌的,文艺上也出现一批大天才。《延安颂》为什么当时能写出来?因为那时延安群英荟萃,冼星海、公木、莫耶等,当时的精神状态是人人出精品,《延安颂》词曲那么棒,那都是大人物,无人可比,冼星海与郑律成,亦师亦友的关系表现得非常好。丁雪松是个政治家,与郑律成联姻,那是一个革命的艺术家征服了一颗革命政治家的心。恋爱的表达质朴、纯洁、少女的羞涩、甚至还有些淘气、还有些狡猾,都有。伊春德形象好,她的美是中国的美、东方美,把握得也非常好;老班长表现了革命历史题材中的普通人,是人民创造历史。宋导演在《灯塔世家》中歌颂的是小人物,《毛泽东与斯诺》中的小号兵,也是小人物,宋江波的影片注重表现大人物的感情是从人民身上得到的。《走向太阳》中老班长与儿子都是普通人,普通人纳入了我们的视野,体现了历史观。诗人的情怀不按常规走,不是讲故事,是心潮澎湃,波涛汹涌,情绪一直被鼓动着。宋导演有两种类型的作品,一种表现他的巧,巧就巧在探索题材上,另一种体现了他的拙,更朴实、更扎实的方面,拙在写传记,写民族脊梁。我个人更喜欢他的后者,与宋江波的气质吻合。宋导演朴实、厚重。带给影片那种凝重的气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倪强华:
  一、今天到会的各位影视评论家,大家都满怀激情,含着热泪观看这部影片,深受感动。这是音乐故事片在影视创作中的新成就,反映了时代风貌,反映了人物的理想情操,艺术上有新的创造。我们要好好宣传、好好报道。《电影》杂志、《电影艺术》、还有电影频道,都要好好宣传,介绍影片成功的经验。
  二、反映了军歌创作上的理想情怀。我们要向青年观众、军队、武警等好好推荐,让更多的观众看到影片。
  三、赵部长、刘局长等领导也充分肯定了影片,要好好宣传,艺术家、评论家的这些话也应向领导好好汇报一下,让领导也了解到这部好影片,不仅一般观众、老同志欢迎,评论家也很欢迎,对创作者充分地肯定。我们还要把在座的发言也宣传出去,专家们不仅肯定了创作者们的努力,也肯定了延边自治州所做的努力。感谢大家!


                        (根据录音整理)

 

| 分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服务业务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社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新华通讯社吉林分社
     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新华社吉林分社网络编辑部
值班电话:0431—8946087 8946077
CopyRight © XINHUA NEWS AGEN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