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省情博览 |图说吉林 |走进长白山 |情系黑土地 |汽车风云 |长影时空 |吉林风情 |政府在线 |明星企业 |服务指南 |吉林分社

院线制运作下的电影投资策略

               高军(北京新影联影业公司策划部主任)

  我从市场角度下给大家提供一些信息反馈。我觉得中国的电影院线制终于艰难的上路了,它必将给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带来不可估价的深远影响。但是在院线制运作之下,还存在着许多的不尽如人意之处。
  首先,目前我们根据对市场各个方面信息收集的情况,我个人认为中国电影的院线运作,最大的梗阻在于占全年票房最大多数的进口影片的进口权与经营权的不分离问题,它造成了中国电影最大的院线制操作的梗阻。那么由于没有分离经营权和进口权,就会有很多负面影响出来。比如说违背1519号文件,拉出一条线中之线,就可以说把本来就对中国电影造成很大挤迫的进口影片再以数码影院的方式,怎么说呢更加进一步的挤迫国产影片。也可以在同一地方的几条院线进行不平等的竞争,也可能是院线之间的恶性竞争,责任的推诿,使得没有出现院线之前的有些电影市场的规模化操作优势也已经丧失殆尽。这些问题能不能阻碍中国电影市场院线运作前进的步伐,我想是不能的。因为很多问题迟早是要得到解决的。
  由于目前的院线制存在着一些负面的影响,那么对国产影片的投资与回报就形成了一个我们不得不加以重视的考虑。在此,对于很多制片人和导演,我想说,如今中国电影的投资与回报的比例越来越不成正比。如果说老百姓有一句话说:有奶就是娘,因为我们今天电影投资资金匮乏,而不得不去争取社会资金的话,那么换一句话说,奶是检验娘的唯一标准。我要说的是,投资是受到回报的检验,也就是说,市场票房的回报是检验资金的唯一标准,能不能继续得到电影的投资就在于你能不能形成很好的回报。我举一个我身边的例子,我们知道北京城紫禁城影业公司曾经拍了《离开雷锋的日子》、《甲方乙方》、《不见不散》、《红色恋人》等很多优秀的影片。当年紫禁城的影片在全国做到3000万、两千万的票房易如反掌,但是今天它平均每部影片的票房回报很难超过500万。它今年拍的几部影片,包括《法官妈妈》,包括《一见钟情》、《嘎达梅林》等等,它们的票房都很难超过500万。我记得郑洞天导演以前曾经说过一个观点,1000万票房是中国电影的市场极限,那么今天500万到600万已经成为中国一般的影片的平均票房的极限了。我手头有一份数字,就不再一一给大家说了。但是分析下来,这样的比例目前的国产影片赚钱的不会超过10%,保本的不会超过20%,赔钱的不会低于70%。我说的赔钱是赔在真正拿出钱来拍电影的投资方,而不是导演,不是演员。
  我们知道前不久,成立了一个在全国形成影响的“世纪英雄”投资公司,是由中信和我们中影成立的公司。我居然听到了“世纪英雄”公司的主创人员告诉我,说我们对市场的回报是什么呢?是商业片只要能回来70%,普通影片能回来50%,主旋律影片能回来30%,就已经完成任务了。我很惊讶,我不是惊讶拿投资方的钱不当钱,我惊讶的是,中国电影人难道连赚钱的勇气都没有了吗?我想如果是按照这样的投资与回报的比例的话,中国电影只能是一步一步地走进死胡同。因为没有回报,就没有新的投资,也可能像我们这个“世纪英雄”公司,它是为以国产片的这个数量来保进口大片的份额,我想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想其它没有进口片引进权的制片方,能不能做这样的判断,就是我主旋律影片回来30%就算完成任务,我想万万不能,这样只会使中国电影的投资与回报进入恶性经营循环的轨道。
  第二点,目前国产影片的极限已经一再又一再给压低了,当然我们可以说《生死抉择》曾经有过全国13000万的票房,《鸦片战争》有过7000万的票房,但是我要说,那都是文件票房,而且它和社会的一些活动发生了某种互动,我想没有这些文件的话,这两部影片都不可能有这么高的票房。但是,我们把文件因素排除掉的话,中国电影的最高票房应该是冯小刚的几部贺岁片《红樱桃》在当年有5400万的票房,在今天我们看起来已经是天文数字了。冯小刚的四部贺岁片平均3500万的票房回报,我觉得这才是中国电影投资的非常理智的选择。一般的国产影片,如果500万到600万就是票房极至的话,我想,我们按照投资与回报的比例来分析,如果片方只能拿到35%的话,那么你的投资不能超过240万。这对于中国电影来说太残酷了,因为240万的人民币,几十万美金,很难和进口影片,我不说好莱坞的大片,在市场分庭抗挣。而且我们还没有算上它的除了电影的投资以外的运作投资,一部普通国产影片运作投资拷贝费、宣传费、差旅费等等,应该不低于一百多万。那么就是说,这个公式告诉我们中国电影的投资是存在很大风险的。
  有没有解决的办法,我想先看一下我们中国电影投资的几种途径和渠道。第一,合拍方式。这种大多数是以版权分割作为前题的,比如说一部影片需要1000万美金,国外投900万美金,国内投100万美金,然后我要亚洲或国内的版权。我觉得这样的做法是比较明智的,因为它等于用了1/10的钱拍出一部10倍质量的影片,10倍投资的一部影片。也有过例外,比如说《卧虎藏龙》,它在海外大赚其钱,在国内票房不佳;反过来今年出来的《大腕》如果按版权分割的话华谊兄弟是赚钱的,但是由于它参与了全球的分帐,在海外它演得很差,包括在香港,大概只有30万、40万的港币,刚刚和它运作宣传费相持平,那也是赔了钱。相反,我觉得近两年,有几部影片是值得国内投资人借鉴的。比如说《我的兄弟姐妹》,据我所知,它在国内的成本没有超过200万,它的主要投资方是香港,它在国内票房已经实现了1800万将近1900万的票房,这就是一个良性的投资与回报的比例,而且还是一部赚钱的影片。包括最近的《天脉传奇》,《天脉传奇》在国内总的投资不超过400万人民币,我昨天得到了消息全国的票房已经达到2100万将近2200万的票房,那么实际上它有1500万的票房就已经保本了,说明它已经赚了200万左右。实际告诉我们电影投资需要理智,需要对市场的充分了解,而且需要一种合作的态度,特别是和外方合作。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借鸡下蛋,为我所用。其次就是与政府合拍。比如说,有一个好的题材,被电影有关部门看中然后有一些扶持,或者说电影频道有一些资金上的帮助,这样也是一种比较稳妥的办法。再有更多的制片方,是一种趋于压缩成本,小投资保本少赚,一种小作坊式的做法。实际上小投资中等质量不失为一种运作模式,它起码在目前的很残酷的中国电影市场的现状下可以得以生存,但我认为这是一种缺乏眼光的做法。因为中国电影不可能永远在小作坊里边生产我们的影片。
  最后我认为,只有拓宽国际市场,才是中国电影走出小投资、小作坊、小运作式经营的最根本做法。你如果不能打开国际市场的话,我们仅靠国内的有限的这个电影消费的力量来形成电影资金回报的话,那么我们中国的电影就永远也不能走上工业化产业化的轨道。因为国内的消费渠道非常狭窄。刚才我听老教授说,美国在中国有20亿美金的票房潜力,我觉得这是一个天方夜谈。因为在中国13亿人口中,经常消费电影的只有13000万,1/10。北京目前是中国第二大电影市场,北京目前人均年电影消费0.8场。
  最后我要说中国电影是前途无量的,但是我们目前的困难很多,特别是院线制运作的今天,刚刚起步的时候需要我们电影人同心同德,同时也需要广电影总局电影局对于电影的院线制运作中的一些不公平竞争,一些恶性竞争的现象给予必要的干预,能够使中国的院线制运作作好。谢谢大家!

 

| 分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服务业务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社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新华通讯社吉林分社
     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新华社吉林分社网络编辑部
值班电话:0431—8946087 8946077
CopyRight © XINHUA NEWS AGEN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