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省情博览 |图说吉林 |走进长白山 |情系黑土地 |汽车风云 |长影时空 |吉林风情 |政府在线 |明星企业 |服务指南 |吉林分社
期待“涅磐”
             ——长影农村题材影片创作回眸

                       韩志君

  半个多世纪以前,当人民共和国还处于分娩阵痛之中的时候,作为新中国电影摇篮的长影,便已在浓浓的硝烟炮火中呱呱坠地了。“一舟风雨寻常事,枪林弹雨闯阵来”——那时,率先冲人电影这座神圣艺术殿堂的,正是那些满身战尘的老兵,正是那些曾仰天长啸、叱咤沙场的“泥腿子”们。
  也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因而在长影走过的五十多年的创作历程中,尽管题材的选择也较为多样,尽管她也曾为共和国奉献了多种风格、多种样式的异彩纷呈的电影佳作,但农村题材和革命战争题材的影片,却始终是她的的两大支柱产业。仅以农村题材的作品而言,长影创作于五十年代的《丰收》、《刘巧儿》、《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创作于六十,年代的《五朵金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续集)、《达吉和她的父亲》、《两家人》、《青松岭》、《战洪图》;创作于七十年代的《金光大道》、《艳阳天》;创作于八十年代的《张铁匠的罗曼史》、《神奇的土地》、《流泪的红蜡烛》、《飞来的仙鹤》、《花开花落》、《春归红楼》、《不该发生的故事》、《田野又是青纱帐》、《勿忘我》、《山雀儿》等;创作于九十年代的《红月亮》,《九香》、《喜莲》、《留村察看》、《天国逆子》、《竞选村长》、《男妇女主任》等,都曾在中国影坛上留下了较深的足迹。
  一般说来,长影农村题材的影片,大都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思想敏锐,长于迅捷地反映现实生活所发生的各种变化,特别是那些对人们生活影响深远的重要历史性变迁,因此作品所表现出的时代精神往往很强烈,很鲜明;二是作品中常常弥漫着一种浓郁的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弥漫着一种醉人的泥土芬芳,使人看起来亲切、自然;三是特别擅于在复杂的矛盾纠葛中塑造人物,作品中的人物大都性格鲜明,有血有肉,呼之欲出,对话也生动、活泼、饶有情趣。这些特点,几乎成了长影农村题材影片的标识。应当说,在长影五十多年所创造出的令人炫目的辉煌当中,无疑有这些农村题材影片一份勿庸置疑的光焰。
  然而,值此世纪之交,值此中国电影和世界电影都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困惑之际,作为长影这样的大厂、老厂,绝不能只是一味地沉缅于昔日的辉煌,绝不能像古希腊神话中那个叫那耳喀索斯的美少年一样,在“白恋情结”中顾影自怜、憔悴而死,而应当清醒地审视自己,勇敢地否定自己,并在这种审视和否定中不断地“涅磐”、“脱茧”,从而实现新的跨越,以便不断“孵化出新的漂亮的蝴蝶”,即创作出更多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来。我认为,这种“涅磐”、这种“脱茧”,对长影是绝对必要的,借用一句哲学用语来说,这是一种“扬弃”,是既有所克服又有所保留,是在不变中求变,是在变中有不变。面对变化了的生活和变化了的电影市场,电影生产者自身也不能不变。变,则活跃,则发展;不变,则僵化,则死亡。从这个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悉心地找出长影创作上的不足,绝对要比喋喋不休地述说她的成就更为重要。
  从总体上说,我认为长影农村题材影片的创作有三大缺憾——
  首先,与这些作品反映现实生活的变化比较敏锐、迅捷这个特点相关联,它们往往对生活缺少深思,缺少长考,尤其缺少必要的“反刍”。编导者对生活没有嚼烂,便仓促进入创作过程,其作品的生命力就必然受到挑战。像《战洪图》一类的“应景之作”我们暂且不必说它了,即便是《五朵金花》、《金光大道》、《艳阳天》、《青松岭》、《不该发生的故事》等在中国影坛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作品,也有同样的问题。《五朵金花》的结构多精巧,画面多优美,人物多鲜活,音乐多么富有感染力!然而,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外壳下,它通过阿鹏寻找金花这样一个妙趣横生的爱情故事,所歌颂的却是“人民公社化”、“大跃进”这些现在业已被历史和生活证明是错误的东西。几年前,当我坐在长影剧场中重新观赏这部影片的时候,禁不住深深地为它扼腕叹惜!

  下一页>>

| 分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服务业务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社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新华通讯社吉林分社
     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新华社吉林分社网络编辑部
值班电话:0431—8946087 8946077
CopyRight © XINHUA NEWS AGEN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