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情博览 | 图说吉林 | 走进长白山 | 情系黑土地 | 汽车风云 | 长影时空 | 吉林风情 | 政府在线 | 企业在线 | 服务指南 | 吉林分社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长白山
 
 
 
浓墨重彩写长白──我的“长白山情结”
新华社记者  周长庆

  1996年从11月19日到12月25日,新华社对外部中文专线开播了一个新的专栏──“长白山巡礼”,在37天的时间里,该专栏共发稿33篇,其中除了9篇是我和记者王健民合作外,其他都是由我单独采写的。这是我参加工作十年来最集中地报道长白山的一次。绝大多数稿件被香港、澳门、泰国、菲律宾、美国、法国等海外华文报纸广为采用,最多的采用达十几家。直到1997年1月,还有一些外报在陆续采用其中的稿件。这次报道得到了总社和分社同行们的好评,《为“世界物种基因库”拍照的人》去年还被对外部评为部级好稿。吉林省白山市、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等单位也对报道予以高度评价。

   ◆全方位、“打快拳”的专栏报道◆

  “长白山巡礼”这组稿件,从内容上主要分为四大类:
  第一类是【长白山旅游资源及开发】:我们写了长白山或奇妙、或神秘、或壮观、或美丽的长白山旅游景观,特别是着新近发现的和过去很少报道的景观。如长白山大峡谷、“地下森林”、梯子河、“世外桃源”、温泉群、“松桦恋”、美人松、仙人洞、“姐妹池”、“干饭盆”、长白山的垂直植被带和独特的气候等。还有配合长白山 旅游开发而做的“长白山开辟三条景色各异的登山路线”、“白山市要建成国家级风景旅游名城”稿件。
  第二类是【山区经济发展】:如吉林省白山市形成以人参为主的五大特产基地;长白山区人工栽培人参已有四百余年;长白山区成为亚洲最大的硅藻土生产基地;长白山喜添新“三宝”;湮没百余年的松花砚重放光彩;吉林靖宇县成为中国最大的西洋参之乡;长白山喜添新“三宝”;矿泉水流入百姓家;长白山区临江市成为中国“高山红景天之乡”等。这些稿件以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近年来长白山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第三类是【长白山人物】:如长白石微刻创始人刘成源;为“世界物种基因库”拍照的人王颖;“绿色百万富翁”唐彦秀;“科技庄园主”王汉杰。他们是保护和开发长白山的代表性人物。
  第四类是【长白山的珍闻奇事】:如长白山发现“中国地图石”;石头漂水面 木头沉水底;“四翼鸟”在长白山并未绝迹;四百八十多岁的长白“红松王”;长白奇花异草等。这些有科学意义或有益无害的珍闻也是对外报道所需要和读者所喜欢的。
  初步总结,“长白山巡礼”的这组报道基本上是成功的。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轰炸式”的发稿、集中地宣传一个地区,对加大长白山的报道力度起了很好的作用。稿件采用效果很好,仅就对外部所订的中文和英文报纸反馈来看,大陆的《人民日报》(海外版)、英文《中国日报》;香港的《大公报》、《文汇报》、《商报》、《成报》、《新报》;澳门的《澳门日报》、《华侨报》;泰国的《新中原报》、《京华中原报》、《中华日报》;美国的《世界日报》、《侨报》;法国的《欧洲时报》;菲律宾的《商报》、《世界日报》,近二十种华文报纸采用了其中的很多稿件,有的报纸还开“长白山巡礼”专栏采用。
  当然,欣慰之余,这组报道也给笔者留下些许遗憾。由于绝大多数稿件是我一个人承担,为了不使“巡礼”这个专栏空档,在“时间紧任务急”的情况下,一来没有多少时间去进行过多的琢磨;二来较重头的稿件没有尽早出手,致使在报道深度有些欠缺。本来自己已与总社编辑商定了一些深度和综合的题目,但因种种原因专栏提前结束,所以这些题目只能在以后再完成了。

  ◆我是怎样产生的“长白山情结”◆

  由于采写了一些有关长白山的稿件,特别是“长白山巡礼”推出后,有同行经常问我:“你为什么对长白山这么感兴趣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头说起。我是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老家在长白山三大门户之一的吉林省梅河口市。在北京上大学期间,我的头脑里就开始有了“长白山”意识,颇以自己是“长白山人”为自豪。其实那时,我除了家乡低矮的丘陵之外,根本没有接触过长白山。到吉林分社工作后,1988年秋到吉林抚松县参加“中国抚松长白山人参节”,才第一次亲近长白山。但遗憾的是,因为天下大雨,长白山顶云雾弥漫,十米之外,什么也看不见,更别说被视为长白山象征的天池了。也许长白山要考验我的诚意吧,之后几年里我又几次去长白山采访,但不是登山下雨就是难登天池的冬季,所以直到第四次去长白山采访时,我才看到天池这个中国最高、最深的火山口湖,这个碧蓝如洗、神秘深邃的长白山明珠,终于实现了自己多年的夙愿。
参加工作十年来,我对长白山产生了深深的感情,先后十多次上长白山采访,多时每年要上山两三次。我为她无尽的宝藏和自然奥秘而自豪,也为近年来长白山保护区内珍贵的自然资源遭到破坏而痛惜。几年来,我采写了关于长白山的报道近百篇,这里面有不少是独家新闻,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强的反响。先后有三篇稿件被总社国内部和对外部评为部级好稿。
  我越是走近长白山,对她的感情就越深,至今,已走出热爱“家乡之山”的淳朴观念,逐渐上升到理性高度来认识长白山。这出于几方面的考虑:
  第一,工作在吉林,就要抓住吉林特色搞报道。特别是从1990年开始我一直从事对外报道,更使我认识到抓住地方特色进行对外报道的必要性。吉林省的主要地理特点是,东部为长白山区,中部为松辽平原,西部是科尔沁草原。这种地理特点直接影响了吉林的经济和社会诸方面。而在吉林省60个县市区中,有22个地处长白山区。
  出于对省情和国情的认识,我对长白山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近些年的改革开放使作为中国一个重要地区的东北三省日益引起外界注意。而长白山在世界有较大知名度,也是国外人士比较感兴趣的地方。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长白山区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记者用笔去记录历史是责无旁贷的。因此我认为,要搞好吉林报道,离不开长白山。狭义的长白山,是指面积19万多公顷的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而广义的长白山则指横艮于东北三省的东部、绵延上千公里的整个长白山脉,它一直延伸到辽东半岛,包括辽宁千山。因此,“白山”与“黑水”并称,已成为中国东北的代名词,象征着北方民族繁衍生息所依托的锦秀山河。包括自然保护区在内的吉林长白山区是我多年来的主要用武之地。
  第二,相对于中原地区来说,由于东北地处偏远,加上满清统治者入主中原后对其发祥地长白山进行了长达百年的封禁,所以长白山区的开发比较晚,使这里保存了珍贵的自然资源;在后来的开发过程中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如人参文化、行帮文化、满族文化、朝鲜族文化等等。就连中国四大文学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其真正的文化之源都来自长白山。她就像一个装满了金银珠宝的神秘山洞,等待人们念着“芝麻开门”的秘诀来开发。而这种开发也是新华社的对外和国内新闻所需要报道的。
  第三,在日益引起重视的世界环境保护事业中,长白山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的。深达373米、储水20亿立方米的长白山天池,是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三江之源”,直接哺育着中国东北的几千万人民。蔓延上千公里的长白山脉是东北三省乃至东北亚的重要生态屏障。1960年建立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不仅是中国最早建立、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之一,也是全国最早加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的八个保护区之一,已被列为世界二百个自然保留地之一。这里资源丰富,生态系统比较完整,浓缩了从北温带到北极地区典型的植被类型,在全球具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天然博物馆”、“世界物种基因库”。设立在保护区内的中国科学院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定
位站,是中国八个对外开放站之一。每年都有很多国外专家学者来此进行研究。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态司顾问普尔教授于1979年秋考察后所说:“像长白山这样保存完好的生态系统,在世界上是少有的。她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人民的宝贵财富。中国有个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在世界上应引起骄傲。”
  第四,长白山在东北特别是吉林经济中的地位日显重要。长白山区是中国第二大林业和木材生产基地。这里有动植物资源3600种,其中药用动植物1200种。长白山与神农架、西双版纳并称为中国三大“天然药库”之一。它是举世闻名的人参、貂皮、鹿茸角这“关东三宝”的主产地,并已成为中医药业的重要基地。全国有两个中医药产值超亿元的县,其中一个就在长白山区(吉林省通化县)。人参、西洋参、林蛙等传统和新兴的特产业,更是长白山区农村经济的支柱和工业经济的重要原料。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实行资源转换战略,长白山丰富的地下地上资源更成为“打资源牌”的战略之地。吉林省的白山市、延边州、通化市、吉林市都在围绕长白山的资源开发做文章。吉林、辽宁两省的旅游业也在打长白山牌。长白山在“'93中国山水风光游”活动中成为全国五大汇合点之一。白山市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全境范围的国家森林旅游区。此外,长白山还建有中国唯一的高原冰雪训练基地,为我国冰雪运动走向世界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这一切都表明,长白山在中国经济特别是特产业、旅游业、医药业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这也正是有志于报道长白山的记者施展才华之地.

  ◆让长白山更快地走向世界◆

  “靠山吃山”,为更好地利用长白山的知名度来开发长白山资源,1994年,吉林省的浑江市(地级)更名为白山市,并提出了“吃长白山饭,打长白山牌,做长白山文章”的口号。其实在这之前,这已早是我工作的“座右铭”。我热爱大自然,热爱长白山,心中藏有当“长白山报道专家”的雄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到处挖坑,不如一处打井。在这方面,兄弟分社的一些知名记者为我们作出了成功的榜样,如陕西分社王兆麟、内蒙古分社石云子,在考古报道方面已成专家;湖北分社陈新洲对神农架的报道也堪称专家。
  对外报道特点之一是要求抓住地方特色进行报道。艺术上也认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认为,对外报道也是如此。因此制定了“立足长白,放眼中国,走向世界”的报道战略。初步总结自己几年来的对外报道题材(也包括国内报道),发现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也算有点名气的,可用下面几句话概括:
  三腿哈蟆四翼鸟,天池怪兽抗癌药;
  松辽平原图们江,人参貂皮鹿茸角。
  也就是说,我在农业问题(“松辽平原”)、对外开放(“图们江”)、长白山特产(“人参貂皮鹿茸角”)和人物(“抗癌药”),以及奇人怪事、社会新闻(“三腿哈蟆四翼鸟、天池怪兽”)等方面作了较多的报道。
  近年来,对依托于长白山的吉林及全国的特产业方面,我做了很多报道,在人参业、西洋参业、茸鹿业等方面也向“专家型记者”的目标迈进了一步。再就是长白山旅游资源开发和宣传。这次的“长白山巡礼”,就是主要以宣传长白山的旅游资源为主的。
  在这方面,值得一提的是我对长白山最大的谜──天池“怪兽”之谜的报道。这不仅对科学研究有重要意义,对旅游开发更具现实意义。为此,我积极参与到“怪兽”的报道中去,经过几年努力,现在已成为国内几个“超级怪兽”之一──天池怪兽研究专家了。我的报道先后几次引发掀起国内外的“天池怪兽热”,所发的每一篇稿件,都被国外传媒,包括合众国际社、法新社、路透社的广泛采用,还有两篇“出口转内销”的稿件,被国内发行量最大的内部报纸《参考消息》转登。1995年,我采写的《天池“怪兽”又现踪影 中国在长白山设观察站》一稿被对外部评为部级好稿。“长白山天池怪兽研究会”不仅主动吸收我为常务理事,而且由我和另一位“怪兽专家”吴广孝共同编著的《长白山天池怪兽和世界水怪之谜》一书,也于几个月前出版发行。因为多次报道“天池怪兽”,分社同行们竟戏称我为“周怪兽”。
  有关长白山的报道有时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的“怪兽”报道发表后,就几次接到国外电话,有的要求与有关部门联系,合作研究;有的报刊要求提供图片稿件。今年1月23日,瑞典银行驻北京办事处陈开颜女士给我打来电话,她说,我写的“长白山发现四翼鸟”的英文稿在《中国日报》发表后,引起瑞典科学家的极大兴趣。因为瑞典是个森林资源丰富的国家,他们有意来长白山研究这种“四翼鸟”,委托瑞典银行向记者进一步了解这种鸟的发现情况。据这位女士说,瑞典方面对长白山天池“怪兽”等不解之谜也很感兴趣,希望做进一步的了解并有意合作研究。

  ◆内外报道并举 推动实际工作◆

  “秉笔直书社会道义担肩上 以身作则百姓疾苦挂心头”,这是我自撰、自勉的一幅对联。在对长白山的报道中,我除以对外为主,还本着一个新华社记者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内参等形式,对长白山保护和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及时报道,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我非常关注自然保护事业,对地方近几年过分重视经济发展而忽视环境保护对长白山造成的破坏,非常痛心,甚至是深恶痛绝。1994年,我和分社记者李凤双合作,到长白山区专门进行了调查,6月19日,在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上发表了《开发过度 盛景难存──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查》,披露了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面临的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日益突出,不适当的开发利用使这里环境和生态遭到很大程度破坏等情况。
  这篇报道引起了省领导的重视,省委书记张德江对内参批示:“保护好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意义十分重大,如果遭到破坏,其损失将无法弥补。江泽民总书记来我省视察时,为保护局题词:‘保护资源、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为人类造福。’我们应当认真贯彻落实。林业厅就如何进一步加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工作,完善有关规定和措施,并坚决贯彻执行。”
  主管林业和环保的两位副省长也对此做了批示。副省长刘淑莹在批示中说:“最近我去长白山自然保护区考察也(与记者)有同感。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乃至全人类不可多得的生态自然资源宝地,具有科学、环境和观赏价值。近年来由于管理、保护不善,那里天然珍奇动植物品种数量锐减,环境污染有加重趋势,还有滥采乱挖等`小秋收'活动。长此下去将导致毁灭性破坏,各有关市县和部门领导应引起重视。旅游开发方案要经过严格地科学论证,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有的生态资源不可再生或周期太长。不要急功近利和见利忘义,不要以牺牲环境和生态资源来求得暂时的经济效益。”
  吉林省环保局、省林业厅和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等部门对我们内参中反映的问题,认真贯彻、落实省领导的批示精神,加强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工作。此外,我们还写过《长白山关卡重重影响旅游业》等内参,帮助有关部门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为此保护区管理局等单位非常感谢我们,不仅给我们写来了情真意切的感谢信,而且对我们以后去采访大开绿灯。

  ◆长白山报道的几点体会◆

  第一,在科学调查的基础上应敢于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在“长白山巡礼”中有一篇《长白山喜添新三宝》,其中“新三宝”即景天、林蛙、不老草的提法是我的首创。“关东三宝”之说由来已久,而近年来在几年的采访中,我曾多次和有关人士探讨,但没有谁能够在“东北三宝”之外再提出“长白山新三宝”。我在考虑这个问题时,出于几点考虑:一是必须是当地土生的特产,最好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使人们都有了相当的认识;二是与“老三宝”要有一定的对应,至少要有个动物类的;第三读起来要琅琅上口。“新三宝”提出后,已逐渐得到吉林省特产界的认可。还有在白山市采访刘成源老先生,他是最早搞长白山微刻的并且名气也应是最大的,我们在写稿时,大胆提出他是“长白石微刻艺术创始人”,最后也得到认可,此后他的名片也就印上了“长白山石微刻创始人”的字样。由于多年来关注人参包括人参文化的研究,所以当1995年底通化师范学院孙文采拿来他新出版的《中国人参文化》一书时,我科学而大胆地冠以“中国第名,并被通化师范学院延聘,准备成立人参文化研究室,带研究生。体会之二,做好题目,等于成功了一半。画龙重在点睛,美女要有明眸。一篇文章的题目就是稿件的眼睛,要让人一看就想读一读。我们每天看报纸,或调阅电脑稿件,多数还是冲着题目去的。“长白山巡礼”这组稿件,我们力争做出好题目。如《相依相伴“松桦恋”》、《婷婷玉立“美人松”》、《神秘莫测“仙人洞”》、《钟灵毓秀“姐妹池”》、《死亡之谷“干饭盆”》等,题目不仅优美,还有诗的韵律。此外尽量在题目中体现稿件内容和特点,如《长白石微刻创始人刘成源》、《为“世界物种基因库”拍照的人》《长白山区的
“绿色富翁”》等。
  体会之三,广泛积累资料,积少成多,不断丰富的自己的资料库。我平时养成积累资料的习惯,看报刊时非常注意积累有关长白山的内容,并把资料剪下来分门别类地保存好。为了积累资料和报道长白山,我也付出了很多心血,除了剪报积累资料外,我平时还非常注意留心这方面的书籍,如《长白山志》、“长白丛书”,以及有关长白山风景、人参故事、文化等方面的画册、书本,我这些年买了不少。顺便说一句,我还热衷于搜集收藏有关长白山的很多东西。“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由于有了平时采访和积累的充足素材,“长白山巡礼”中的部分稿件,就是顺手拈来、厚积薄发的结果。比如,去年夏天,我们到被称为长白山“干饭盆”所在的江源县大阳岔镇,想去里面实地采访,但因为赶上雨季,没能进去。但由于平时有了一些资料的积累,再加上对去过那里的人进行了一些采访,所以还是以丰富详实的材料写出了《“死亡之谷”干饭盆》的稿件。
  体会之四,广交朋友,善于利用专家们的研究成果。因为人的精力所限,不可能也不必要事必恭亲,所以要善于利用二手资料,包括别人的研究成果。有些东西我们毕竟不能亲自去研究,就是研究也不如专家研究得深和透。所以,我非常注意和研究长白山的专家学者们打交道、交朋友,并充分利用和报道他们的研究成果。前几年吉林学者富育光研究满族史料时发现,明代大医药学家李时珍曾经亲自来过长白山采药,并和清太祖努尔哈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和分社记者史湘洲一起采访了这件事,对外稿被一些外报采用,香港《大公报》分上下两篇采用了这篇稿件。被誉为“红学研究的一匹黑马”的吉林作家陈景河,近几年研究发现了《红楼梦》和长白山的深厚文化渊源,
我已经做了深入的采访,准备好好做做这篇文章。还有,我与长白山的“鸟博士”赵正阶、人参文化专家孙文采、花卉专家杨野、生态摄影师王颖、长白山画家刘国等人,都结下深厚的友谊。有了这批专家朋友,不仅深化了自己的采访主题,也使自己在一些不明白的问题上可以随时请教。另外,在采访和报道中不仅向专家、学者们学习了他们丰富的专业知识,也为他们对长白山的热爱之情感动,更强化了自己像他们一样“愿做深山探宝人”的理想。(完)


| 分社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服务业务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社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新华通讯社吉林分社
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制作单位:新华社吉林分社网络编辑部
值班电话:0431—8946087 8946077
CopyRight © XINHUA NEWS AGEN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