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长春永电捷通电气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台台为地铁5号线配套的牵引交流系统正沿着流水线依次经过六个工位,工人们有条不紊地进行组装调试,现场繁忙而有序。这是企业首次拿下长春地铁的牵引系统订单,对于公司董事长司军民来说意义非凡,“企业多年专注为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配套高铁牵引系统,拓展本地轨道交通市场的愿望,在长春市绿园区的精准对接下终于实现了。”
从“等企业上门”到“送服务上门”,绿园区在优化营商环境上不断突破传统思维,构建起贯穿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链。司军民口中的“专属联络员”正是这套机制中的关键一环。
“为让服务精准直达企业需求,我们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服务机制,为每家企业配备专属联络员,将服务从解决基本生产生活问题,延伸至融资、用工、产业对接等深层次需求。”绿园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高巍介绍,三年来,累计帮助企业融资超5亿元,解决用工近三千人,锚定汽车及轨道交通两大主导产业,通过年度产业大会搭建对接平台,推动多家本地企业融入中国一汽、中车长客等龙头企业的供应链体系,实现本地集群与全国市场双向赋能。
绿园区的精准服务不仅覆盖域内企业,更延伸至跨市域协同发展领域。长春天新合成材料有限公司在扩大生产时遭遇生产经营瓶颈,绿园区政府走访得知情况后主动介入,启动省市区三级投融资计划,全程协助企业对接资源、考察洽谈,最终成功并购吉林市一家化工企业,打通了产能扩张的关键堵点。“从项目考察到落地推进,区里全程跟进指导,真正和企业站在一起解决问题。现在新厂房和生产线正在加紧建设,今年年底就能调试生产。”公司总经理盖廓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需要持续革新的系统工程,绿园区委书记刘绍峰表示,“我们始终秉承‘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树牢服务、法治、改革三维思维,以全链条、深层次、精细化服务破解企业发展难题,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聚焦企业发展全流程,绿园区主动问需及时回应,创新建立超前服务机制,为企业提供提前介入、全程帮办、跟踪问效的全链条服务,让企业安心经营,舒心发展。
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创新实施“三色督办+约谈领导+问题线索移交”监督机制,政务服务和行政许可事项承诺时限压缩超83%;在全市首办汽车轨道客车供应链发展对接会,为50余户企业打通业务合作渠道……绿园区正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执着,将优化营商环境从口号转化为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的发展助推力。如今,越来越多企业在绿园落地生根、发展壮大,政企同心共促振兴的生动篇章正在不断书写,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