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生产进军新能源领域 吉林油田主动转型“跨界”-新华网
新华网 > 时政 > 正文
2025 11/26 15:24:20
来源:新华网

从传统生产进军新能源领域 吉林油田主动转型“跨界”

字体:

  昂格莱草原五彩斑斓88台风机迎风矗立,中国石油集中风电项目昂格55万千瓦风电项目已累计上网电量10亿千瓦时,这是老油田主动转型“跨界”新能源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吉林油田积极抢抓国家“双碳”机遇,全力挺进新能源业务领域,开辟出一条老油田“逆龄”生长“新”路径。截至目前,吉林油田新能源装机规模已达76万千瓦。

  观念转了,老油田进入“新赛道”

  受多重影响,自2015年以来,吉林油田曾连续七年亏损。

  “当时,尽管通过打出深化改革、提质增效和亏损治理等‘组合拳’,基本运行费已大幅压降,但实现本质扭亏、可持续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吉林油田财务部负责人坦言。

  面对困局,2021年4月集团公司为吉林油田量身定制了原油、天然气、新能源“三分天下”总体布局,吉林油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找到了低碳转型“新”方向。

  吉林油田将新能源业务确定为支撑未来发展的新主业,与油气生产同安排、同部署,并统筹制定了“35513”新能源战略发展规划,大力实施千万千瓦级风光发电、五百万吨级碳埋存、百万吨标煤级清洁能源利用“三大工程”。广大干部员工积极转观念、勇担当,迅速从传统油气生产转入新能源业务发展新赛道。

  兵力有了,老油田再现“风光”

  “现在,光有‘量’肯定是不行,得算经济账。” 昂格风电场会议室内热火朝天,吉林油田昂格风电场副主任李泽正在带领大家对标分析这半个月来的发电效益情况。

  李泽介绍说,一年前,昂格55万千瓦风电项目刚刚投运之时,只要看到“大风车”转起来,大家就高兴,就觉得风“刮”来钱了。可想赚钱,“门道儿”还真挺多。

  风电,是吉林油田从传统油气生产迈向新能源领域所打响的“第一仗”。建设之初,面对没有经验可循、没有捷径可走的困难局面,吉林油田首创“吉林模式”争取指标支持政策。从人员、技术、管理等各方面下功夫,集中优势兵力全面开战。在人员上,迅速成立新能源事业部、新能源项目经理部、新能源公司,全面打造“跨界”管理、技术和建设尖兵;在技术上,试验先导、科技攻关与现场试验紧密结合,逐步形成了光热、余热、地热等技术序列,推进各区块综合能源高效利用。

  “项目建设完了,若想达到预期效果,后期管理必须得跟上。”李泽说,他们对风机,就像对自己家孩子似的,始终精心呵护。这不,从6月份到9月份,历时4个月的半年检刚结束,大家立即投入了冬季专项巡查攻坚中。

  为应对即将到来的严冬,连日来,昂格风电场员工排查隐患、检修设备,一个个点、一个个部位上手,坚决杜绝突然降温或狂风影响生产稳定的事故发生。

  “同时,我们还横向和纵向相结合,做好经济运行分析。”李泽说,风电场始终坚持与优秀电力企业对标找差距、找不足,做好自身总结提水平。截至目前,在同等风况的前提下,昂格风电场发电能力较去年同期提高了2个百分点。

  坚持住了,老油田跑出“加速度”

  “风机啊,光伏啊,从前只是从路边看过,谁也没接触过啊。要自己上手儿干,真是太难了”,回忆刚刚挺进新能源领域之初,吉林油田新能源事业部鲍利猛坦言,白天跑现场,晚上学技术,在短时间内,硬生生从新能源“小白”变成了手握关键开发技术的石油“大拿”。

  鲍利猛和同事们的执着坚守,也终于收获了累累硕果。  

  同时,吉林油田以新能源“反哺”油气生产,在率先启动15万千瓦自消纳风电项目的基础上,还大力实施分散式风电项目,来“补充”消纳力量,提升创效空间。

  自去年11月份以来,吉林油田在充分调研、踏查基础上,已陆续在乾安、新木等采区附近并网分散式风机8台,逐步实现了新能源在井、站、区等油气生产全场景覆盖。

  “这相当于给采油厂建了多个小规模风电场,电力直达,供应系统稳定,生产能耗也降下来了。”鲍利猛介绍说,“目前,分散式风电项目已累计发电5219万千瓦时,直接降低成本1800万元。”

  截至目前,吉林油田自消纳电量突破11亿千瓦时,替气7000多万立方米,油田生产绿电占比超33%;余热、地热、光热等清洁热力装机达10万千瓦。

【纠错】 【责任编辑:邵守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