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15日,吉林油田风光发电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超75万千瓦。其中,自消纳项目并网装机达20万千瓦,与平均稳定在21万千瓦的生产用电负荷相比供需趋于平衡。
“这意味着全油田风光发电满发期已能够满足或基本满足油田生产运营的电力需求了。”吉林油田新能源事业部新能源管理科负责人介绍说,目前,吉林油田新能源发电基本上是发多少用多少,大部分都能自己“消化”,不仅减少了对外购电的依赖,还大幅降低了生产运行成本。
近年来,吉林油田面对老油田高含水、高成本、高能耗实际,不断打破行业和业务壁垒,全力挺进新能源领域,探索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全新路径,实现低碳转型、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吉林油田自消纳项目累计发电已突破10亿千瓦时,绿电替代创效额度超3.5亿元。全油田33%生产用电已实现清洁替代。
吉林油田依托生产区域内丰富的风光资源,成立专班推进新能源项目建设。其中,以清洁风电为主,在整个中石油范围内,率先启动实施15万千瓦自消纳项目。同时,搭建建设、管理、运行三大架构,确保其平稳有序高效推进。吉林油田以此为基础,推进自消纳“增容”工程。目前,集约利用井场、站场及闲置土地部署光伏项目合计520余处、分散式风机29台,形成了“点状分散+区域集中”的立体布局。今年以来,增容风光发电自消纳项目已累计发电0.56亿千瓦时,成为重要的自消纳补充力量。
吉林油田还不断优化调整负荷响应机制,建立公司、厂部、风电场三级管理体系,并辅以智能化管控手段,加大运行过程管控力度。今年以来,弃电率始终控制在2%以内。
“我们在自消纳的同时,还减少碳排放近78万吨。”新能源事业部新能源管理科负责人介绍说。
下一步,吉林油田将进一步实现自消纳项目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提高风电项目装机容量与动态生产负荷之间的适配性,满足油田核心生产区域内抽油机、注水系统、油气处理厂等关键设施日常运行的电力需求,保障生产用电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全面构建起“自发自用,就地消纳”的高效闭环模式,实现老油田逆龄生长向“新”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