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长春8月6日电(记者赵丹丹)记者在6日举办的第二十届中国长春电影节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吉林省将通过多项举措大力繁荣电影事业,擦亮吉林电影文化品牌,打造经济增长的文化动能和产业引擎。
据吉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电影局局长张志伟介绍,一是深化电影领域改革,完善现代电影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以市场化方式推动长影集团改革创新、振兴发展、做大做强,加快推进长影博物馆延展馆改造提升、长影电影资料馆建设,更好地激活影像、实物资料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支持民营影视企业加快发展,着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民营影视企业。深化院线改革和资源整合,鼓励高端影院和个性化影院建设。培育“电影+”新型业态,打造电影消费新空间。传承电影文化基因,深入发掘、充分利用长春市特色电影文化,培育独特文化气质,办好长春电影节,擦亮“电影之城”的文化底色。
二是抓好重大现实题材、新时代发展题材、国家重大战略题材、青少年题材等主题创作生产。完善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深入实施文艺精品创作工程,制定文艺创作发展规划,提升创作生产的组织化水平,精益求精打造精品,吉林省将创作推出电影《生还》《虎视眈眈》《被遗忘的将军》、电视剧《归队》、吉剧《积德泉》《寸土寸心》等精品佳作。完善创作投入和激励机制,探索奖补资金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本,鼓励金融机构、民营企业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文艺创作。
三是依托吉林省“三地三摇篮”红色资源,组织好相关的纪念活动,深化对抗联精神的研究挖掘,高水平办好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览。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加快推进丰乐剧场、东本愿寺、关东军司令官官邸旧址等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利用。提升文化产业硬实力,打造省属文化企业矩阵,培育具有竞争力的文化经营主体,助力经济转型升级。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培育新型文化业态。
今年,长春市政府发挥引领作用,发布了《关于促进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的补充意见》,“政策发布以来,长春净月高新区新引进影视企业达到54家,18个影视剧项目在吉林省开机拍摄,200余部以净月区为主要取景地的网络微短剧完成摄制。”长春净月高新区管委会主任丁慧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