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长春7月18日电(记者张楠)清晨的早市人声鼎沸,深夜的夜市灯火通明,周末的集市摩肩接踵——在吉林省临江市的各处市场,临江边境管理大队以“早市警务”“夜市警务”“集市警务”为抓手,采取多维警务模式,守护市井烟火气。
南围子街早市是临江市唯一的早市场,是市民与游客热衷打卡的热门场所。这里人多、车多、治安要素复杂。
为破解这一管理难题,建国边境派出所除了每天安排民警辅警开展常态化巡逻外,还在摊位经营业主中实施“摊位业主协防”机制,在每20个摊位里选择一家作为治安“堡垒”,如果发现这周边有警情或者纠纷,通过微信报警群把消息发给巡逻民警,大大提高了处置效率。
“建国边境派出所,两位群众在肉摊前因琐事发生争吵。”7月6日,“摊位业主协防”微信群一商户发来求助。接报后,巡逻民警迅速穿过人群,不到一分钟就来到了摊位前了解情况,弄清原因后现场进行调解,避免了矛盾激化。
民警在南围子街早市巡逻。
建国边境派出所所长赵旭烨介绍,今年上半年,南围子街早市各类矛盾纠纷也同比下降63.12%,治安状况持续向好。
作为临江市夜经济的“城市名片”,300余米的正阳路夜市有各类摊位50余家,附近还有饭店、夜宵大排档等场所。
为营造良好治安环境,兴隆边境派出所探索建立“潮汐勤务”工作机制,将错峰用警、科学布警、重点驻警、动态调警等“潮汐用警”模式灵活运用于治安防控、行政服务等各项工作中。
“烧烤摊位、大排档等夜间消费场所,容易产生口角纠纷,我们需要把工作做在前面,做实主防警务。”兴隆边境派出所所长谭凯说。“我们根据人流潮汐调整警力部署,从而提高见警率和管事率。”
自“夜市警务”开展以来,兴隆边境派出所辖区打架类警情同比下降52.17%,纠纷类警情下降5.89%,夜市各类警情综合下降21.74%,有效维护了辖区的治安稳定。
每周日是临江市传统赶集的日子,集市上摊位密布、人流如织。新市边境派出所优化“集市警务”运行模式,实行网格化管理,推行“1+2+N”模式,每个网格配备1名警长、2名辅警和N名治安信息员,通过网格化巡逻延伸警务工作触角。
民警在临江周末集市摊位向群众开展普法宣传工作。
“集市上人员流动量比较大,纠纷和求助类警情比较多,我们将集市划分若干个网格,民警在一定区域内能够快速地处置各类警情和矛盾纠纷。”新市边境派出所所长谢明晨介绍说。今年以来,集市各类警情、可防性案件、易发性侵财案件分别下降17.6%、13.5%和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