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着“塞外小江南”美誉的吉林省集安市边境一线,峰峦重叠、山路蜿蜒,这里有依山而建的两个村子——上活龙村和下活龙村。
每天清晨,太阳刚刚从山顶缓缓升起,山脚下的两个村子便冒起了炊烟,民警王铁映开始了每天的走访工作。帮扶群众、维护治安、寻找边境乡村致富路……入警14年来,他的足迹遍布辖区每个角落。
第一次走访,望着星罗棋布的农房和纵横交错的村落,王铁映犯了难——家家房子一个样,有的还在大山沟里,一个不注意就迷失了方向。认不全人,对不上户,老百姓有事也不和他说。怎么了解辖区?靠啥融入群众?问题接踵而至。
翻山丘、越沟壑,驻村走访一去就是大半年;勤观察、多记录,走走停停就是一整天。功夫不负有心人,仅1年多的时间,王铁映就实现了警民双向熟悉率100%的目标。
2020年,王铁映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推行吉林省边境地区首支警企民协作“快速反应、全线设防”的边境警务志愿队伍“义警工作站”。工作站组建以来,“三警”联合边境踏查1500余次,开展治安巡防2000余次,采集各类基础信息并获取线索协助破案40余起,无偿向群众提供普法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2500余场次,化解矛盾纠纷200余起,纠纷调处率、村民满意率达100%。
王铁映告诉记者,“我们建立‘义警工作站’的初衷,就是想通过群众自发形成一种志愿服务去参与社会警务活动,利用群众发动群众来解决群众问题。”
2019年,通化师范学院乡村振兴学院在下活龙村成立分院,并建立“乡里农创园”助力发展乡村经济。王铁映联想到近年来兴起的旅游民宿,萌生了配合农创园发展民宿经济的想法。他对接学院与村里,研究利用闲置民房改建民宿的可行性。
经多次协商,通化师范学院乡村振兴学院决定投资300余万元发展民宿经济,建立独立主题民宿25间。仅2020年,参与项目的每户村民家庭年均收入同比增长110%。2021年,下活龙村被吉林省乡村振兴局授予“乡村振兴实践教育基地”称号。
下活龙村村民李学云说,“王铁映给我们带来很多致富的项目和门路,有很大的帮助。”
“我的信条就是从最基层的岗位干起,从力所能及的工作做起,把自己当成辖区一分子去助民、乐民、亲民,这就是我这辈子要做的一个事。”王铁映说。
14年间,王铁映建立“乡村爱心基金”,协调促成义务体检、送医送药等活动,个人累计捐款4万余元扶持8名贫困户,被辖区群众亲切称为百姓“贴心人”。2025年5月23日,王铁映被评为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
王铁映说,作为一名基层移民管理警察,要在本职岗位上为老百姓谋事想事,既要牢牢固守边境一线,稳扎稳打开展基层基础工作,也要在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上力争新功,以最好的精神面貌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
记者:周万鹏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