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长春5月25日电 朝阳升空观盛事,满城风华客云集。25日7时30分,2025一汽红旗长春马拉松鸣枪开跑。42.195公里赛道串起城市美景、发展跃迁和幸福民生一路向前。
奔跑吧!激情长马,魅力春城!
2025一汽红旗长春马拉松比赛现场。
奔跑中,欣赏如画美景
6时30分,大赛起点长春体育中心格外热闹,来自34个国家和地区的参赛选手陆续抵达。一小时后,备受瞩目的长马,拉开“速度与激情”的大幕,选手畅享欢乐时光。
“本届赛事规模首次扩容至35000人,人数创历届新高。”长春市体育局副局长贺勇说。
赛道沿途经过长春多个标志性景点和特色区域。“汽车城”“雕塑城”“电影城”“科教城”“森林城”等元素令选手印象深刻。
奔跑约800米,长春动植物公园映入眼帘。与其他城市的动植物园有别,这里除动植物外更有《西游记》IP衍生的“西游文旅大餐”。
一只“猴子”被压在“五行山”下,只探出半个身子,游客排队“投喂”,看到送至眼前的雪饼,已连吃几块噎得慌的“猴子”一脸嫌弃地扭头,“不吃了,这玩意太干巴了。”这一幕在网络走红,游客眼中的齐天大圣孙悟空摇身变成“雪饼猴”。
2024年5月15日,“雪饼猴”正在直播。新华社记者 王帆 摄
“我见过最远的游客是从新西兰来的。”“雪饼猴”扮演者王铁柱说,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地人赴西游之约,长春动植物公园成了长春文旅“新地标”。
园内建起西游文化主题区,奉上精彩演出,《爆笑五行山》《三打白骨精》《情劫女儿国》等经典剧目广受欢迎,全新编排的《齐天大圣闹天宫》《四圣戏八戒》《金银双角话宝瓶》等舞台剧目让人耳目一新;园内还建起西游文化馆,向公众展示86版《西游记》未曾公开的手稿、场记单等。
夏日的长春,美景如画。清风拂过净月潭的山水森林,带来清新空气,阳光洒向南湖公园泛起粼粼波光,百木园、百花园内青翠欲滴、花香袅袅,干净宽敞的街道,道路景观带把森林引入城市,适树种树,适花种花,适草种草,街道树冠覆盖率达70%以上。而今,绿色是长春的主色调,“森林城市”“园林城市”底色更浓。
5月23日,游人在长春牡丹园赏花拍照。
为给选手带去舒适的赛事参与感和愉悦的城市体验感,赛事为选手打造“一赛一城”的深度体验。赛前,选手可凭号码布享受伪满皇宫博物院、长影旧址博物馆等特色景点门票优惠。长春老字号、知名餐饮品牌和传统商圈为选手提供折扣优惠,打造“长马美食节”。
优质的文旅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使长春客似云来。2025年“五一”假期,长春市文旅市场呈现“供需两旺、业态多元、服务提质”的繁荣景象。长春市假期接待国内游客1221.97万人次、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90.68亿元,较去年同期均有明显提升。
其中,长春动植物公园登上抖音同业团购销量排行榜全国第一;长春净月潭景区单日接待量创同期历史新高;北京大街西历史文化街区假期首日游客接待量达12万余人次……
奔跑中,见证发展跃迁
作为省会和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长春是吉林省发展的“压舱石”“主引擎”“火车头”。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进程正加快推进。
经过接续发展,今年3月,长春马拉松荣膺“世界田联标牌赛事”,其赛事的专业度与影响力迈入全新阶段。2025一汽红旗长春马拉松在体现赛事同时,“一汽”和“红旗”亦是关键词。选手在脚步丈量中感受长春发展跃迁的魅力。
2025一汽红旗长春马拉松比赛现场。
长春被誉为“新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中国一汽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努力攻克“卡脖子”难题。红旗线控转向开发团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在汽车AI芯片方面,打造出自主可控、先进制程、车规级的“红旗1号”。
中国一汽今年动作频频。4月23日,上海国际车展开幕,红旗品牌携23台展车组成全新产品阵容参展。红旗“天辇1号”飞行汽车首发亮相,红旗天工06、红旗H5 PHEV正式上市。4月30日,由中国一汽承办的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智化重构企业管理范式”分论坛,在福州举办。中国一汽全面展示了企业数智变革的新成果,“一汽·七星云工作台”、汽车行业首个企业级智能体OpenMind……引得参观者络绎不绝。
在实现首季“开门红”后,中国一汽继续交出亮眼成绩单,4月份整车销量 23.87万辆,同比增长3.5%;产量24.63万辆,同比增长4.9%,自主新能源车型以207%的同比增幅,成为市场增速领跑者。
领到参赛包的参赛选手在领取现场合影留念。
在卫星广场分流点,健康跑选手往东行,马拉松和半程马拉松选手向西行。
“作为土生土长的长春人,我对卫星广场并不陌生,但在‘吉林一号’卫星面世后,我才认为这个广场有实至名归的感觉。”市民陈博说。
长春是新中国光学事业起步的地方。诞生了新中国第一炉光学玻璃、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第一台大型电影经纬仪等十几项“中国第一”,并深度参与了“两弹一星”“神舟”“问天”等大国重器工程。2024年,长春光电信息产业产值增长7%。
享誉海内外的“吉林一号”卫星星座,由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研发,公司已累计研制发射各类卫星219颗,其中“吉林一号”星座组网卫星数量达140颗,成就全球最大的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成为中国航天的一张名片。
今年一季度,长春市工业生产稳中有升,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上扬的曲线,彰显工业经济实现良好开局,进一步增强了发展韧性和前行信心。
奔跑中,感受民生幸福
长春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陈阳是长马“幸运儿”,“运气确实太好了,算上这次我一共参加三届了。”
陈阳是一名工人,身体精壮,目光炯炯。“我是2019年开始和运动结缘的,当时我体重190多斤,体检显示各项指标都不正常。在朋友的介绍下,我认识了一些喜欢运动的人,开始就是徒步,没想到能跑马拉松。”
通过长跑锻炼,陈阳的体重减到145斤,“现在体检各项指标都正常,身体好,人也感觉很精神,我爱长马,希望有更多人喜欢它。”
参赛选手在姓名墙上找到自己名字后拍照留念。
刘磊也连续三次获得参加长马的机会,但本届却是他的首秀,“前两次都做了充分准备,结果开赛前接到任务,不得不放弃,守护市民安全,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幸福,今年终于成功啦。”半马完赛后,刘磊兴奋地说。
行进中,选手路过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5月23日,第63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在长春启幕。千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800余家科技企业齐聚,12万平方米展区涌动创新热潮。作为全国科教资源排名前列的城市,长春拥有1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8家独立科研机构和50所高校,正将科教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
“选择长春、创业长春、扎根长春,共创人与城双向奔赴相互成就的美好未来。”长春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在多个场合向青年人才抛出“橄榄枝”。
在东北地区2025届高校毕业生人才双选会现场,李萌咨询长春的引才政策,工作人员介绍,博士、硕士、本科毕业生留在长春市就业可分别享受每月2500元、1500元、1000元的生活补贴,连发2年的优惠政策令她兴奋不已。“留在家乡就业,为家乡振兴做贡献,我觉得很幸福。”长春市籍高校毕业生刘怡然说。
长春市实施“百万大学生来(留)长”工程,已经连续5年大学生来(留)长超过10万人。今年,大学生留长目标设定在12万人以上。
“我主持过三届长马,以主持人视角在沸腾的现场感受城市脉动,让全国观众通过镜头认识长春,是幸福更是责任。”吉林广播电视台体育节目制片人、吉祥新闻体育主播张雷说。
“我常被后勤细节感动,凌晨搭补给站的志愿者、敲锅助威的社区居民、街头乐队的自发表演,让你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体温,记住最有人情味的城市!”在张雷眼中,马拉松42.195公里的里程,更像一座城市剧场,每个角色都重要且令人难忘。
2025一汽红旗长春马拉松比赛现场。
马拉松不仅是比赛,更是一种精神。城市不仅要办赛事,更需攻坚精神。今年是长春全面振兴突破三年攻坚行动决胜之年,全市上下正干字当头、狠抓落实,要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加快推动长春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长春奔跑,奔跑长春,人们共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