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看长春丨名校名企齐聚长春,共议建设教育强国——来自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一线观察-新华网
新华网 > 时政 > 正文
2025 05/24 14:09:21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看长春丨名校名企齐聚长春,共议建设教育强国——来自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一线观察

字体:

  新华网长春5月24日电(记者邵美琦、孙鹏程)精彩纷呈的论坛里,前沿教育理念碰撞出火花;人潮涌动的展馆内,AI赋能教育在多元场景中实现;热闹非凡的签约仪式上,多所高校与企业双向奔赴……23日,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以下简称“高博会”)在吉林长春拉开帷幕。

  这场以“融合·创新·引领:服务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为主题的教育盛会,宛如一个12万平方米的“未来教育实验场”,吸引了千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800余家科技企业参加。

  思想激荡:前沿理念照进教育未来

  “有了智联网、人工智能,教育的工具和方法会变化,学生能力培养会变化,这些正需要与时俱进地进行改革。”主论坛上,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张军提出,教育应从培养“会学习的人”迈向培养“会创造的人”,在现场引发共鸣。

  “建设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论坛”是高博会开幕当天的重头戏,多位名师大家围绕“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能提升”“人工智能助力高等教育变革”等议题,展开高层次的交流。14场平行论坛同步开启,涵盖弘扬教育家精神、城市与大学协同发展等议题。与会者直呼“干货满满”,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

  高博会已走过33年历程。据了解,本届高博会是头部院校参加最多的一届,包括多所“双一流”高校在内的100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参会;参会嘉宾层次最高的一届,高校书记校长、名师大家等3000余位嘉宾到场;成果转化最丰硕的一届,促成校企、校校、校地意向合作80余项。

  这边的活动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执行副主任委员雷朝滋正在呼吁“加强有组织科研,发展新质生产力”。隔壁的沙龙上,山东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马立修则在分享如何围绕区域经济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密集的论坛与活动设置吸引着与会者在不同会场间穿梭,“教育”“未来”“变革”“创新”等关键词此起彼伏。

  AI智慧教室、智慧心育解决方案、智能巡课督导系统……一项项赋能教育的科技成果集中亮相。在翼鸥教育展区,不少观众正在体验“可听”“可看”“可改”“可存”的智慧黑板,翼鸥教育高等教育事业部总裁王晓平告诉记者,这种多模态AI板书避免了传统板书的书写耗时和信息有限,也避免了PPT教学的缺乏推理,“是一次全新的教育革命,很多高校与我们达成了合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林蕙青表示,本届高博会改版升级,聚焦服务教育强国建设,在提高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促进教育思想碰撞和改革实践交流、落实政府工作部署和激发高校办学活力上全面跃升。

  技术赋能:政产学研合作持续深化

  汽车原地360度转圈、在水平方向“横着跑”……一辆充满未来感的汽车出现在吉林大学展区。这款由吉林大学自动轮智行底盘创新中心和长春市麦迪克智行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打造的“黑科技”座驾,可以斜向行驶,可以极限转弯,不少观众亲自上车体验。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靳立强科研团队成员郑宇亭告诉记者,该团队经过多年技术攻关,研制出全球领先的角模块底盘技术,打造“智行底盘”,已在红旗、问界、广汽、奔腾、北汽等车型开展应用。“未来3到5年内有望实现量产。”

  在北京大学展区,由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和北京龙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数款智能平台和系统,能精准指导煤矿建设,使象牙塔里的专业知识与企业的创意、资金珠联璧合。透明化地测保障系统、矿山时空大模型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综采工作面自适应截割管控平台……一个个降低采煤作业人员劳动强度、提升采煤安全性和智能化的应用场景,吸引与会者驻足了解。

  从无人驾驶的红旗汽车、灵活高效的机器人,到全息动画片和全息教室、“AI融合门户平台”教务系统……企业的高精尖技术同高校的科研教学需求精准对接,推动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结出硕果,为创新服务教育强国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这款‘灵巧手’能在高精度3D视觉眼睛的帮助下,精准地把盘子里的猕猴桃拿到碗里。”梅卡曼德(上海)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刘富增正在介绍该公司在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的成果。这家“独角兽”企业的成功离不开与多家高校的合作。刘富增介绍,公司研发的“五指灵巧手”已在汽车、物流、工业质检等多个领域落地,未来还将拓展养老等需求更大的应用空间。

  产教互融,循环共生,服务大局。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交叉学科和前沿基础研究不断深化,高水平科技成果供给日益增加……政产学研联合创新的矫健步伐,正推动高等教育加速拥抱未来。

  吉林省委常委、长春市委书记张恩惠表示,我们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进一步汇智聚力、深化改革,以教育之强成就人才之强、助力科技之强、赋能产业之强;进一步搭建“产学研用”创新平台,持续巩固发展区域创新中心地位,强化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使命担当;进一步做好招才引智大文章,打造近悦远来人才新高地,与各界朋友共享东北全面振兴时代机遇,共谱高质量发展崭新篇章。

  合作共赢: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

  “这是我们的宽视场巡天望远镜,主要是用来探索‘未知的未知’,建成后有望在宇宙起源、暗物质、暗能量方面取得重大基础性、原创性突破。”在清华大学展区,一个神秘项目十分吸睛。该校深空技术中心工程师刘洋诚介绍道,这一前沿设备与东北有着深厚渊源,“2024年末,我们开始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共同推动国产化主镜制造,目前进展良好。”

  本届高博会特设东北振兴专区,众多“吉字号”“东北造”高精尖成果汇聚展出,既有合作不断深化,又有新的合作意向持续达成,各展区间交流热络、互动频繁,东北老工业基地呈现出新活力。

  初夏时节,展馆内人头攒动,散发着热意。而在北华大学展区,一处清凉之地却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流连。“雾凇制备实验舱”内,洁白晶莹的雾凇缀满枝头,形成一片银装素裹的小世界。“我们用超声技术制造出高浓度过冷水蒸气送入低温实验舱,模拟自然形成机制在设计的景观载体上凝聚成雾凇,实现全区域、全季节的呈现。”北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李海连介绍说,一些影视团队已经与他们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希望借助冰雪装备的研发,为东北振兴贡献一份科技力量。”

  引进来,走出去,东北的高校院所和企业借助高博会正积极抓住高博会的平台扩大影响力。长春赛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销售CEO陈日红对此深有感触,“我觉得这个博览会让东北的高校和企业开阔了眼界,以前我们去外地参展,去的人数有限。但是这次高博会在长春举办,让大家对各个尖端领域都能了解、学习、洽谈,对东北的发展很有帮助。”

  据悉,本次大会还专门开展了东北地区高层次人才招引活动,邀请了中国一汽、中车长客、长春光机所、长春应化所等多家用人单位,吸引博士及以上高层次人才,充实区域人才储备。

  “专区内展示的项目技术成果将持续促进高校科研成果的本地转化和产业化发展,为地方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实现高博会‘教育支撑、科技领航、人才聚力、东北振兴’这一重要主题。”长春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亚君说。

【纠错】 【责任编辑:邵守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