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首个非遗学院——通化师范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日前成立,将开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工作新篇章。
4月27日,通化师院党委书记郑伟峰和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朱红共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揭牌。通化师院与相关部门、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现场还展示了高跷秧歌、唢呐、舞蹈等富有地域性、民族性的节目。
通化师范学院自20世纪80年代起,便开始开展长白山区民族民间文化的发掘、研究与传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收获了累累硕果,从非遗学跻身省级新兴交叉学科,到构建全校“一生一技”课程体系,特别是率先定义了“长白山满族剪纸”概念,并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非遗学院成立的同时,作为此次活动重要板块的《从黑土地到联合国——长白山民间艺术当代作品展》同时开幕,展览以长白山民间艺术为核心,通过“先行”“物化”“传承”三大展区,全方位呈现长白山民间艺术从起源、发展到走向世界的实践探索历程。
《从黑土地到联合国——长白山民间艺术当代作品展》部分作品
郑伟峰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的成立是学校深化非遗教育与研究的关键一步。今后非遗学院将整合优质资源,汇聚专业人才,构建更为完备的非遗人才培养体系,为非遗传承与创新培育更多专业力量。
【纠错】 【责任编辑:邵守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