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速发展进行时|吉林省通化县:松花石产业焕发勃然生机-新华网
新华网 > 时政 > 正文
2025 04/30 14:46:15
来源:新华网

“吉”速发展进行时|吉林省通化县:松花石产业焕发勃然生机

字体:

  精雕细琢,刀笔生花。在吉林省通化县大安镇松花石产业园的雕刻工坊里,年轻的雕刻师雷绪胜正伏案打磨一方名为“金色吉林”的砚台。这块天然石材在他的手中细细打磨,经过一番雕凿,玉米、稻穗等体现吉林农业的元素跃然“石”上。

  “我们正在赶制一组‘五色吉林’松花砚。一组五方砚台分别以黄、白、红、绿、蓝五种颜色为主,展现吉林的‘金色’粮仓、‘银色’冰雪、‘红色’血脉、‘绿色’资源和开放创新的‘蓝海’。”吉林省工艺美术大师、产业园负责人张新说,5月15日,第二届东北图书交易博览会将在长春市举行,这组砚台将在展会上亮相,“让松花石讲好新时代吉林故事。”

  在松花石产业园一楼的展厅内,松花砚整齐摆放,雕工精湛,独具匠心;松花石茶台、茶具、摆件等融合现代文化元素,雅致巧妙……松花石材的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完美融合。来自北京的马先生正在为刚上初中的儿子挑选生日礼物,“让人喜欢的作品太多,挑花眼了,拿起哪一个都不舍得放下。”最后还是听了展厅工作人员的建议,马先生满意地将一枚小巧精致的生肖砚收入囊中。

  “展厅里有手工砚台、摆件、茶具、挂件、手把件、印章等1000多件工艺品。”张新说,“用松花石雕刻的砚台、摆件等工艺品,构图精美、意境深远。我们还结合‘哪吒’等热门IP,开发了许多松花石文创产品,并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培养储备松花石雕刻人才,推动松花石文化的宣传及松花砚的制作工艺推广。”

  距产业园不远处的鸣辉奇石馆内,经营者柏鸣辉正在线上直播。

  “咱们的松花奇石,如玉似瓷,堪称地质标本。”柏鸣辉说,他家经营的松花奇石主打天然形态,客户遍布全国各地,最多时一天能卖100多单,“我小时候就经常去山上捡石头,算是‘石农’。后来自己有了商铺,成为‘石商’,现在又用直播这种方式带动更多的‘石农’致富。”

  松花石是吉林省特产,也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因矿物质成分含量的差别,松花石呈现丰富的色调,以绿、紫、黄、黑、驼青等色居多,颜色俏丽。同时,又因老坑矿脉出产的松花石石质细腻莹润,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松花石砚顔色、纹理完全相同,是著名的“大清御砚”原料。故而有“一方松花砚,半部大清史”的说法。

  通化县作为松花石砚用料核心产地,由于多种原因,一百多年间,松花石开采与雕刻技艺失传,曾经高不可攀的砚台原料又成了村民灶间的磨刀石。20世纪80年代,通化工艺美术厂的大师们重启松花石砚制作,使得松花石收藏鉴赏回到了大众视野,并逐渐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驱车驶入通化县大安镇湖上村,松花石老坑遗址静卧在砥石山间。30米长的矿脉断面镌刻着岁月的痕迹,深浅不一的绿、紫色岩层在阳光下泛着温润光泽。

  2014年,这处尘封百年之久的松花石老坑遗址被列入吉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沉寂多年的矿坑自此有了新的历史使命。

  松花石老坑的发现,使松花石产业重放异彩。 “我们将围绕松花石老坑遗址及周边自然资源,谋划打造集矿脉遗址、地质科普、文化传播、文创开发等于一体的松花石文化园,进一步推动松花石产业发展。”通化鑫鸿松花玉石有限公司董事长魏久鸿说,该公司将投资对松花石文化园进行建设,预计明年5月,文旅项目将竣工迎客。

  日前,吉林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到通化调研时强调,通化松花石资源丰富、加工工艺成熟,要充分发挥优势,结合文旅产业发展,不断提升松花砚文化影响力。要坚持市场导向,研制生产更多小巧实用的精品,让松花砚成为游客喜爱的“伴手礼”

  依托“保护中创新、创新中传承”的发展路径,通化县在坚守文化根脉的同时,激活传统资源,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松花石资源优势,紧紧把握国家大力扶持文化产业的政策机遇,持续做好“松花石+”产业融合文章,全力推动松花石产业高质量发展。

【纠错】 【责任编辑:邵守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