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洮北:壮大“酸”产业 育出“甜日子”-新华网
新华网 > 时政 > 正文
2024 08/15 09:15:10
来源:新华网

白城洮北:壮大“酸”产业 育出“甜日子”

字体:

  每年进入7月中旬,在吉林省西北部白城洮北区小冰麦即收割完毕。近年来,村民有别于过去种完小冰麦就准备“猫冬”,而是利用小冰麦收割后的闲置耕地进行白菜的种植,不仅盘活了土地资源,也为酸菜产业发展提供原材料,为群众增收拓展了新路径,还能有效带动周边村民临时务工,育出美好生活“甜日子”。

  在白城市洮北区东风乡致富村,一场大雨过后,白菜地里的一株株幼苗整齐排列、青翠欲滴,在阳光的照射下焕发出勃勃生机。“这一垧地的白菜,收获后都会销往当地酸菜厂。”种植户李建南说。

  看着泥土中泛出的点点新绿,李建南满面笑容:“以前种白菜,一到收获的季节,销售就成了最大难题。自从当地建了酸菜加工厂后,解决了卖菜难的问题。现在,一年能比以前多收入4万元,白菜销售不用愁,也敢大面积种植了。”

  李建南口中的酸菜厂,正是位于白城市洮北区的鹤家园酱菜有限公司。

  “我们酱菜厂采用深井弱碱水腌制酸菜,经过100天以上的发酵,再通过二次乳酸菌发酵有效降解亚硝酸盐。”鹤家园酱菜有限公司总经理肖宇说,公司自2015年成立以来,立足当地特色资源,做强“酸”产业,通过白菜深加工延伸了公司的“产业链”和农民的“致富链”,努力探索出一条乡村产业振兴的新路径。

  截至目前,致富村小冰麦复种白菜的耕地面积已扩大到100公顷,鹤家园酱菜有限公司也从最初占地1000余平方米的小作坊,发展成为占地1万余平方米的全自动化现代工厂,拥有40个腌制窖池,生产车间扩建到1000余平方米。每年酸菜销量达到10多万件,毛利达300余万元。“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致富村白菜只能满足企业80%产能,剩余的20%购自邻村。这不仅补充了企业生产原材料,还为周边村民提供了临时工作,增加了他们的收入。”肖宇说。

  “白菜产业是从种植到深加工、实现全产业链闭合的典型代表。近年来,我们全力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格局,不断壮大‘家门口’的富民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白城市洮北区蔬菜技术推广总站王光宇说。截至目前,洮北区已发展壮大黄瓜、韭菜、西红柿、车厘子、甜瓜、大棚葡萄等60多个品种,每年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约15亿元。

  如今,洮北大地上一幅产业兴旺、人民富裕的美丽画卷正逐渐铺展。未来,白城市洮北区将致力于加速培育乡村全面振兴新动能,以“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为路径,培育出一批特色鲜明、优势互补、附加值高的乡村特色产业,探索出更多独具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新模式。

【纠错】 【责任编辑:邵守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