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做饭、送孩子上学、收拾家务、上班……忙,是军嫂李英旗的日常。
在吉林东辽经济开发区,提起李英旗,和她接触过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她是好样的!”
军嫂李英旗。 新华网发
李英旗在东辽经济开发区财政局工作。丈夫是现役军人,由于职业的特殊性,一年中百余天不能和家人团聚是常态。
李英旗是父母捧在手心的“小公主”。“结婚前,我连饭都不会做。刚上班那会儿,我如果下班晚一点,我家人都会到单位接我回家。”李英旗说。
成为一名军嫂后,被父母宠爱的她开始经常一个人生活。无悔地承担着家中的一切。
婆婆患糖尿病综合症多年,视力下降厉害。李英旗多次带着婆婆到长春等地寻医问药。在婆婆白内障手术期间,李英旗每天陪护在老人身边直到康复出院。
“英旗是个好孩子啊,从来不让我操心,家里大小事都处理得井井有条。”婆婆说,“儿子不在家,多亏了英旗的照顾。她在家当儿又当女,比亲闺女还贴心啊!”
“孩子上学、上辅导班,我爱人几乎没接送过一次,更没开过一次家长会。”李英旗总是这样提醒自己,“丈夫在保卫祖国,作为一名妻子,就得多支持和理解丈夫!”
小到水电暖修理、大到老人孩子住院看病,都需要独自面对解决,李英旗慢慢成长为家中的“女汉子”,塑造了自强自立的军嫂形象,撑起军人身后一片天。
虽然聚少离多,但李英旗和丈夫之间有一份独属于他们的小浪漫。
“我们约定了一个暗号,在他有任务的时候,就向花店订鲜花送给我,每天都有,鲜花不断,代表他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当鲜花不再送来了,代表他即将平安地出现我的面前。”李英旗笑着说,“我们聚少离多,但从未放弃过对爱情的坚守。而这份坚守,让我们感受到‘舍小家,为大家’的别样浪漫!”说着,李英旗悄悄转过头,擦去眼角的泪水。
军嫂李英旗在工作中。 新华网发
在同事们的眼中,文静的李英旗是一个“工作狂”。“李英旗是一名军嫂,在工作岗位上,她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她的心中,不仅装着小家,更装着家国情怀。”东辽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潘高峰说。
丈夫在部队多次立功受嘉奖,李英旗在家努力工作,也获得了“辽源好人”“吉林好人”、吉林省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他们的家庭也获评2022年吉林省“最美家庭”。
每个人对幸福都有着不同的理解,而对于李英旗来说,幸福则意味着更多的付出,体现在对家庭无尽的关爱,对丈夫无悔的支持,对国防事业无限的热爱。
李英旗深知支持丈夫是军嫂的天职,“选择了军人,就选择了他的全部。再苦再累,也不能有负‘军嫂’这个光荣称谓。”